端午節繼續玩作文

傳說屈原投江而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粽子扔到江里,以免魚吃掉他的屍體,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節跟往年一樣,家家戶戶門口都插滿了艾草。我們家也進行了包粽子活動,開始包粽子了,爸爸媽媽一下子就包了好幾個,我心裡可著急了,於是我請教媽媽,媽媽說:“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於是我細心地看媽媽包粽子,終於我也學會了包粽子。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桌上擺了滿滿一桌菜,有黃魚,鴨子,蝦等等,我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我好高興啊!

今年六一兒童節和端午節兩個節日連在一起過我很開心。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去看望外公給外公去過端午節。人們說;‘端午節要吃五黃如黃酒、黃瓜、黃金瓜。黃魚、黃鱔這都是以前傳下來的。

我們開了一個小時的車就到了外公家,外公正從山上挑了一袋包心菜叫我們拿去。後來爸爸說我們去山上挖筍,我一高興極了變拿上鋤子,叫上哥哥一起去,哥哥真是高手他沒多長時間變挖了好幾根,我找了好長時間只找到了一顆,實在是太難找了。路上還有很多蚊子在回去的路上我們有挖到了好幾顆我高興極了。

還好我不是空手而歸,到了中午媽媽已經準備了很多豐富的午餐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今天我過了一個美好的端午節。我今天還學到了想要挖到筍就要仔細的去找。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個重要的節日,那是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葉,還有些地方要賽龍舟等,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來了一位包粽子的高手,那就是我外婆,我們準備了粽葉,糯米,五花肉,豆沙,線等,先外婆把糯米泡水半小時再拿出來立乾,加入鹽,味素,酒,醬油調好,一切準備好後開始包粽子。

首先,取一片粽葉,折成圓錐形,再放入糯米,五花肉,糯米,然後折成四個角,最後,綁上線,這樣一個粽子包好了。我看外婆包粽子這么簡單,我也想學。我包的粽子不是六個角就是一團圓,怎么也包不好,我包了兩次就不想包了,外婆說,去玩吧!媽媽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在外婆手把手的教導和我的堅持下,終於把粽子包好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我的家鄉在南黃海之濱——如東,她是魚米之鄉、風景秀麗。

奶奶從老家帶來香味四溢的粽子,告訴我馬上要過端午節了,我立馬上電腦查有關端午節的資料,了解到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還有賽龍舟、吃粽子、吃鴨蛋的習俗,那我的家鄉如東有哪些風俗習慣呢?我和奶奶、媽媽、爸爸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討論怎樣過端午節。爸爸說:“放三天假,出去旅遊。”我很興奮:“好的,去哪兒?”奶奶說:“端午節應該在家吃粽子,一家團圓,喝雄黃酒,並要采蒲草,插艾葉祈福。等過了端午再去旅遊。”“噢!原來過端午節有這么多習俗呀!”我說:“我要學包粽子,還要去老家采蒲草、艾葉。”爸爸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聽你們的。”

爸爸教了我一首端午節的詩,南宋陸游的詩《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哈哈,看似普通的節日,原來有這么多的故事。

今天還是放假,因為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節日,在這天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還要在手上系七彩的繩子,表示祝福。媽媽說他們小時候的粽子是自己做的,用葉子把糯米包起來,還放紅棗,然後包成三角型的,用繩子紮起來,煮熟就可以吃了,可惜媽媽不會做,要是姥姥在就好了。前兩天玩的太美,沒有寫作業,下午開始就寫了作文,數學,還看了一本書,完成了神秘阿姨的作業,她讓我每天抄一條成語,造一個句子,一年以後會檢查,還會給我大獎呢。晚上媽媽做了好多好吃的我還以為家裡要來客人了,媽媽說是過節,

假期過完了,明天開始就要上課了,乖乖睡覺吧。

又到了端午節了。也許你們認為;“端午節、不就是一個專門吃粽子的節日嗎?有什麼值得紀念的?”其實,這一個節日是專門紀念詩人屈原的。

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在東周戰國時期楚國擔任官員,由於楚王不識人才,昏庸無能,疏遠屈原導致楚國滅亡,屈原傷心之下竟跳入汩羅江殉國,後代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特定屈原投江的那天為端午節,並包粽子投到江里防止魚兒們飢餓,咬屈原的屍骨。於是到了今天,在端午就等著吃粽子,這以成了習俗。奶奶包粽時,我沒有看也沒有,因為我有事情出門去了,等我回來是,粽子已經上桌了。

等到晚飯時,我才能見到他們,一身綠的打扮,還繫著幾根綠帶子,五花大綁地出現在我們眼前,我迫不急待地抓起一個,解了繩就吃。啊!是甜的!真好吃,糯米的香,棗的甜,兩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讓我攢下絕口,一連吃了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