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隨筆

要想在端午節過得比較儒雅一點,除了多寫多思考外,不妨也來欣賞端午節隨筆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端午節隨筆,希望你喜歡。

端午節隨筆篇一

今年端午節分外熱鬧,全城的人傾巢出動,比過春節還熱鬧。從昨天晚上起就人流不斷,今早凌晨開始人山人海的隊伍就沒斷過溜,估計得一整天。小商販們早在頭天夜裡開始,就在山上路邊辛苦叫賣招攬生意,各種小吃燒烤,應有盡有,只為趕端午獲個小利,這一段民風無意中造就一個機會,商家趕此商機發點小財。社會逼著你,你適應著社會見縫插針的尋找可以賺到蠅頭小利的每個機會。

上山的人自動在右側走,下山的人在左側有順序蠕動,對蠕動,因為人多行走受限,只能是緩緩移動,下山返回的人手裡都拎著或艾蒿鮮花,或一串粽子,幾塊油炸粘糕,幾塊涼糕。或是買點驅凶辟邪的小工藝品。通常北方人家在端午節這天都會折一枝桃枝一對葫蘆掛在門口,取驅凶辟邪的吉祥寓意,如果把目光投在人們的手腕會發現不光是小孩子了,現如今連大人腕上也佩戴五彩絲線,只是這五彩線較我們小時候做工更精緻更華麗更具裝飾性,偶爾可看見漂亮美少女頭戴花環,點綴著人群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青春美麗的東西無論男女都愛看,養眼愉悅。

日子升華到無論大小物品,都在追求一個從內到外不斷精緻完美的過程沒有停留,就如這路上的人潮,只要你加入其中,你就會隨著人潮或急或慢但總是在前行的途中,想返回的車輛只能造成擁堵,而且重複的路沒有人會喜歡走,也失去前行的意義,走吧前行,不要做短暫停留,前面的風景更好。普通人生活富裕,想趁節日逛逛,即應了民俗端午節登高去百病的習慣,又可以疏舒散舒散平日勞碌繁忙的生活節奏,從中也可以窺見生活水平提高,有了尋快樂的心情,有了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心意。有條件的自費游,走出去遊覽名山大川自有一番開闊眼界感嘆平素的自己如井底之蛙的暢快。

尋常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遠走,可也要就近爬山越嶺登高望遠野外踏青。人們不知從何時起如此重視端午節了……我想已經超越了紀念屈原,超越了白娘子的神話,演變成了一種習慣,一種度假,一種親朋好友同學三五夥伴聚會郊遊的節日。既使平日在不喜歡早起,即使平日在辛苦也要在這一天早起,融入這絡繹不絕的人潮,呼吸這郊外清新的空氣,釋放緊張生活帶給人的壓力,融入這帶給你快樂和祥和的端午節盛宴!

端午節隨筆篇二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端午節。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家都會包粽子。先用水把大米淘好,就開始蒸大米,蒸好大米以後,把粽葉洗乾淨,就開始包了。有蜜棗的、豆沙的、小米的。粽子的形狀更奇特了,為三角體,粽皮為深綠色,像一塊塊綠寶石在閃閃發光。在我的期待中,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出鍋後的粽子顏色像翡翠一樣,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用料不同,味道各異,大米的有饅頭的味道,黑米的有朱古力味,糯米的有牛奶的味道,味道相當好。

除了包粽子,姥姥還會給我和妹妹每人繡一個香包,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朮以外,還有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有驅蚊作用。

我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來到!

端午節隨筆篇三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今天我家的風俗就是傳統的北方特點,我媽媽今天給我們包粽子、煮大蒜等等。

今天姥姥和媽媽都在我家包粽子。見姥姥拿起一片粽葉,卷呀卷,卷呀卷捲成一個漏斗形的,然後就把糯米放到了裡面,一疊,用細線一裹,就扔進了鍋里。我也蠢蠢欲動,想試試怎么包粽子。我也拿起一片粽葉,卷呀卷,卷呀卷的,捲成一個漏斗形。我把米放進去,可是,我放進去的米一會兒就漏光了。姥姥說:”楠楠啊,你都沒有把粽葉卷好就把糯米放了進去,你不漏光誰漏光啊?”我一看媽媽,真的,下面一點都沒有縫隙,再一看我的,一個小洞。怪不得咧!我又拿起一片,卷的好用力好用力。終於沒有了縫隙。我終於自己做了一個粽子,吃起來一定很香!

媽媽又在煮蒜了,我一看就沒有了胃口。蒜那么辣,怎么可能一口氣吃下去一個蒜呢?姥姥、爸爸、媽媽、姥爺,甚至我那可愛的弟弟——笑笑吃的也那么香。我嘗試性的拿起一個,小心翼翼的剝開,放進嘴裡一嚼,嗯……面面的,甜甜的,還有一絲辣味。真好吃!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總是吃不膩,真好!

姥姥往笑笑受傷掛香包,一會兒也給我做了一個。姥姥說:“你必須戴完今天,不然就不吉利了。”我順從的點了點頭,說:“遵命!”姥姥和大家都笑了。

我們又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