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端午節作文300字三篇

篇一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歷有一位偉大的民族詩人,叫屈原。他空有滿腔抱負,無處發揮,最後跳江而死。後人為紀念他,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把粽子投入江中,由此人們習慣在那一天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節那天,大街小巷都飄著濃濃的粽子香,走過那兒的人都會口水直流。

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先把粽葉拿在手上圍成一個圓,把糯米和肉放進去,再把粽子包起來,用線把它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把我包起來的粽子和媽媽的包起來的粽子放在一起,一看,還不如媽媽的好,我想媽媽能包那么好,我就不能包得更好嗎?

粽子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進鍋里煮,過了幾分種,我聞到了粽子的香味,媽媽說:“已經熟了。”終於可以吃了,媽媽把粽子放在盤子裡。我拿了一個粽子,把外殼剝了,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過端午節真好,不僅讓我學會了包粽子,又能吃到美味的粽子。

篇二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日,小朋友,你們能猜出今天是什麼節嗎?當然今天是端午節。那么你們知道這個節日是怎樣來的嗎?讓我來給你們講爺爺告訴的故事:從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國人。當國家受到侵略危險時,向朝廷獻計,卻被趕出朝廷。屈原心裡很悲傷,就含恨跳入汨羅江身亡。當地人得知此事,漁民立刻駕船打撈屍體。有的向河裡撒米,讓魚吃飽肚,不去咬屈原的屍體。

後來,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人們過節是讓大家想起屈原的故事,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這一天,有的賽龍舟,有的吃粽子,有的在家門上插艾葉,有的開紀念大會。紀念活動豐富多采。

我們一家人吃著粽子,聽著爺爺講故事,開心極了。去立志一定熱愛偉大的祖國。長大了一定報效祖國。

篇三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裡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裡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