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濃情作文600字

篇一:

又是一年粽飄香。我喜歡過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家裡家外處處都飄著粽子的清香。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爺爺、奶奶都會忙裡忙外,泡糯米、泡粽葉,等到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開始包粽子了。每到這時候,我總會饒有興趣地嚷著,忍不住動起手來。學著爺爺奶奶的樣子,把粽葉捲起,放入糯米,中間放入蜜棗,再用繩子紮好。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總是漏洞百出,這時,奶奶總會笑著手把手地教我,可我卻總是早已迫不及待的嚮往吃粽子的時刻了。粽子包好後,要在鍋里先煮熟了,然後再在鍋里燜上一夜,粽子的香氣及味道才能達到極致。

輕輕扒開墨綠色的粽葉,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那清香而又甜膩的味道,瞬間騰躍了幾千年的歷史時空,氤氳了千載。從幾千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那一瞬間,歷史便凝聚在了這一天,端午節也無疑成了中華民族氣氛最濃的節日。

在這一天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會睡懶覺,早早地起床到山上用露水洗洗臉,再采上一把艾蒿帶回家,插在自家的門窗上,據說是可以辟邪的。在太陽出來之前,媽媽總會在孩子們沒醒來之前輕輕地給孩子們的脖子上都掛上荷包,手脖、腳脖上都繫上色彩繽紛的五彩線,象徵著一年來健康平安。醒來時總是新奇與滿足的。再帶上煮熟的帶著棕香的雞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玩耍,在童年來說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了。賽龍舟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傳統項目,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龍舟好不威風,伴隨著震天的鑼鼓聲水花四濺、吼聲震天。

我現在長大了,每每在品嘗清香醉人的端午粽子時,偶爾也會吟上幾句《離騷》、《九歌》,靜靜的體味著歷史的滄桑和變遷,然後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感悟著勞動人民的淳樸與善良,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又是一年端午節,每到這時候,總會懷念小時候許多有趣的事兒。一種熟悉的味道圍繞身邊,如同糯米一樣綿軟、香甜,又如粽葉那般的清香、悠遠!

篇二:

說到端午,你們一定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這是我國最傳統的習俗,但是你是否想到一位愛國人士呢?那就是屈原。

古時有這么個傳說,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王漸漸疏遠了屈原,屈原多次勸說楚王,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之後就形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這一天必須吃粽子,插艾葉。小區很多人家的大門兩側都掛上了新鮮的艾葉,空氣中瀰漫著一襲與眾不同的奇特香味兒。粽子,青青的粽葉上纏著兩色的細線,體型較長,稜角分明,卻像一隻只小小的龍舟。

輕輕地拿過一隻,將一端的細線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聽話地從細線中脫出,小心翼翼地剝去裹著的粽葉,呀,中間露出了白玉般的糯米,依舊是龍舟形狀,讓人不忍下口,卻又被那略帶粽葉清香的濃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讓人又再次禁不住誘惑,輕輕的咬下一口。

軟,香,滑而不膩,難以名狀的爽快之感,輕微地粘牙,又被舌調皮地舔去。那種停留於唇齒間的鮮香口感,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吃粽子流連忘返,念屈原精神刻在心中。

屈原這種愛國的精神令我們敬佩。當我們吃粽子的時候,你有沒有想到過屈原;當你們賽龍舟時,只光顧著玩了,有沒有想到屈原;當插艾葉時,你有沒有懷著一顆悲痛的心來紀念屈原?國家是我們依靠的肩膀,讓我們在困難時有個依靠。而愛國是什麼,是一個嘴上說而不行動的目標?不,不是,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在這一天,感情五味雜糧,快樂而又悲傷,痛苦而又幸福。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和敬佩。吃著粽子,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