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十六法》讀書筆記

《為學十六法》呂先生所談的讀書、治學方法,看似平實無奇,實是非真有研究、真有體會者不能道,其中也有二點很值得讀者的注意:其一,讀傳統典籍,宜先讀編年,緩讀正史。這是因為編年類的史書,最便於把握歷史的大概和時代的大勢,進而可讀典志類的史書,如此,對歷代的理亂興衰、典章經制已能通知大略之後,再來讀正史。其二,初讀書治學者,宜先博覽,後精深……

作為這么優秀的歷史學家,我相信給呂思勉先生加一個偉大的也不足為過吧。拋開這些虛名,實事求是的來說,我覺得這本書很不錯。我不知道現在人們心目中的學者、大師應該是咋樣的。但是,呂思勉那種對於學問的追求、探索,那種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我是十分欽佩的。這本書中,呂思勉先生能夠從自身的經驗以及科學的治學方法中總結出切實的經驗,拿出來提供給後進們。首先,我認為他是很無私很偉大的。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的資料,可以查到很多的知識,但是,對於治學的方法,做學問的門道,很難找到,有的人有,不告訴別人,有的人就是瞎告別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次,呂思勉先生的為學十六法涵蓋到做學問的態度、方法、過程以及這之中治學者會遇到的一些很實在的問題,並給予適當的提示。比如當讀書發現讀過的書根本沒記住,沒印象。不要怕,讀下去就是了。這也需要一個山窮水復疑無路的過程,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就好了。總之,其中種種,還須讀者自己去體會,正如那句話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相信,按照先生給的方法,堅持下去的話,是會有所成就的。不過感到可惜的是,現在的社會好像已經不太需要這樣的學者了。這樣的學者將注定要孤獨了……

呂思勉先生的這本書非常經典,對於有志於文史的人非常有用,條理很清晰,很實用,我讀後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推薦給喜歡文史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