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書筆記

《家》是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說,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8位)。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家讀書筆記,希望各位能有所收穫!

家讀書筆記篇一

鍥而不捨的終於看完巴金先生的名著《家》,下面來談談我的感受吧!對於結尾,我是始料不及的,感覺就像是吃到一塊很美味的蛋糕,很想再吃第二口的時候就突然沒有了,不見了!原以為還能看到覺慧獨自去了上海後能等來覺民和琴相聚,然而,巴金先生就這樣停筆了,或許故事還沒有結束,看著先生寫的後記,他說他不是一個冷靜的作者,我想我也不是一個冷靜的讀者!《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請求今天的讀者寬容地對待這本二十七歲的年輕人寫的小說。我自己很喜歡它,因為它至少告訴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麗的東西。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我簡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我想笑,我又想哭,我有悲憤,我也有喜悅。但是我現在才知道一件事情:青春畢竟是美麗的東西。不錯,我會牢牢記住:青春畢竟是美麗的東西。那么就讓它作為我的鼓舞的泉源吧。先生二十七歲寫下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我這個小小的讀者在二十七歲被他的精神所鼓舞著!沒錯!!我是愛閱讀的!書不是胭脂,卻使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使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能帶人飛翔。你在閱讀上花的每一秒都不會荒廢,某一天,它會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回報於你。讀書,為了遇見更好的世界!

家讀書筆記篇二

當我看完了《家》這本書,抬頭望著正在盡興玩著ipad的弟弟,才從高公館那個“詩禮傳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中穿越回來。巴金用自己的創作向舊社會舊制度進行猛烈的抨擊,生動形象的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必然滅亡的命運,在巴金的筆下,通過對青年一代勇敢抗爭的描寫,展現了在嚴密殘酷的黑暗王國里放射出的一線光明,充滿洋溢著信心,希望和力量。《家》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個性鮮明的,既有專橫、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統治者、封建家長制代表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和劊子手馮樂山,腐化墮落的敗家子五老爺克定,狡猾貪婪的四老爺克安。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如敢於以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純潔、剛烈的丫頭鳴鳳,溫順馴良地吞咽著舊禮教惡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柔情的長孫媳瑞珏。以及接受新思潮影響、嚮往自由平等、大膽爭取個性解放,敢於反抗封建統治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整本書都給人以壓抑悽慘的美感,更有覺慧的一種從內心湧出的熱流,熾熱而奔騰,在黑暗中衝撞,頭破血流的尋找著新世紀的出口的激情。我想可能很多年後,即使忘了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但不變的是這本書的味道。

家讀書筆記篇三

家,是靈魂棲息的港口,是心靈停泊的港灣。它在我們生活中是十分熟悉的,也是分親切溫暖和睦的。然而在巴金小說《家》中高覺新一家卻是每天都在明爭暗鬥,是為了爭奪那點家產,正面以笑臉對著家人,轉身卻是在暗地裡說對方的閒話……這樣的家,還是家嗎?

在巴金的《家》中,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逆來順受的孝順子弟,一種是思想前衛反抗封建的子弟。就拿“覺新”來說,他就是那些逆來順受孝順子弟,他“父親”自作主張讓他和現在的“大嫂”結婚,他心中雖不願意,因為他愛的是“梅”表妹,但他不敢為自己的愛情去爭取,只是惟命是從,結果最終還是和自己所愛的人分開了。思想前衛反抗封建的莫過於“覺慧”,他積極參加學生會,參加遊行,敢於表現對現實社會的嚴重不滿,敢於做出反抗。即使他爺爺不許他外出,他也並沒有就此放棄了學生會的工作,而是在家看書讀報,了解當天的時事新聞,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反抗封建社會的統治,宣洩自己心中的不滿。再看看今天,家家戶戶和和睦睦,極少存在家庭的明爭暗鬥,都是民主制度,家和萬事興,有什麼事情說出來和家人合夥商量解決,小孩子也有發言權,有時還能提出一些家長不能相處的解決方法,並不是一味的不分對錯的唯命是從;和那封建社會的那種“我是長輩,我說了算”的封建專制家長,逆來順受的孝順子弟,鈎心鬥角、互相傾軋、損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