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徵文 :在閱讀中成長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徵文 :在閱讀中成長

教學工作之餘,我不喜歡上網聊天,不喜歡打麻將,不喜歡打撲克,我最喜歡的就是讀書。周末和節假日我喜歡到書店或書市逛逛,希望能買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幾十年下來,我的書櫃裡收藏了大約三百多本古今中外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文學、教育、生活、自然科學等書籍。在這些書籍中,我最喜歡《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共有一百條建議,是一本教育理論著作。這本書作者主要從教育、教學、智育、美育、體育、學校管理、教師和學生等方面闡述了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的各種現象和問題。書中的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讀此一書,等於讀了一本教育學與心理學合編。

師範學校畢業,我被分配到家鄉的一所半山區學校教書。初為人師,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備課,該如何去管教好學生。教了幾年的書,我的教學技能沒有一點長進,教學成績一塌糊塗,常常排名全鎮的到數。

正當我處在苦悶、彷徨之時的一個周末,我到縣城新華書店,看到有一本《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如獲至寶地買了下來。回家後,我愛不釋手地開始精心研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通過研讀,我如醍醐灌頂,一下豁然開朗。從《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中,我學會了怎樣備課,如何上好課。通過一年的艱苦努力,我的教學技能有了長進,而且教學成績有了大幅提升。1988年鎮舉行學年統考,我教的班級統考科目排在全鎮的第三名,甩掉了倒數的落後帽子。

兩年後,我被調到了鎮的中心國小。當時,學校還設有附設國中班,學校領導安排我帶一個班的班主任。我出於感激領導對我的信任,暗下決心要把這個班帶好。然而,教育那些個頭與我差不多的學生並沒有我想像的那么簡單。那幾個個頭與我差不多的學生常常在課堂上故意搗亂,出我的洋相,弄得我很是尷尬。我有時候常常控制不了自己,沖那幾個學生大發雷霆。想不到他們竟然不買我的帳,公然和我作對。後來,我才了解到,我接手的這個班是全校有名的亂班。面對這樣的亂班,我束手無策。我後悔當初選擇教書這個倒霉的職業,我甚至有了辭職另謀他業的想法。

就在我幾乎對班級管理絕望的時候,我又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又反覆研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並對照自己的工作實踐,進行反思與總結,重新制定班級管理計畫並付諸實施。每周開班會,我向同學們講勵志故事、組織學生唱愛國歌曲。課外時間,我組織全班同學開展打籃球和拔河等比賽。周末,我還組織同學們去郊遊、去野炊。慢慢地,同學們感覺到我和藹可親。特別是那幾個課堂上故意搗亂,出我洋相的學生還幫我出管理好班級的建議。經過我的苦心經營,我帶的班,班風、學風有了根本的好轉。我趁熱打鐵,制定出把班級打造成全校的“文明班級”。我把這一想法告訴同學們,同學們不但給予大力支持,還人人寫出決心書,決心實現在學年末成為全校的“文明班級”的目標。同學們說到做到,這一年的年末,我帶的班成為了全校的“文明班級”。更為可喜的是,我帶的班,畢業時38人參加中考,有9人考取了中專中師,創造了附中班辦學以來的最好成績。也就在這一年,我被提拔為中心國小的校長,XX年我又被任命為鎮的中學校長,後來,我連續三屆當選為鎮的人大代表,連續兩屆被推薦為市的政協委員。

回望自己走過的幾十年的從教生涯,從初為人師,不會上課,到提高教學技能;從不會當班主任,到積累了一點點的帶班經驗;從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到擔任中國小校長、乃至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這一路走來,是讀書給了我源源不斷的教育智慧和營養;是讀書滌盪著我的心靈,放飛著我的夢想;是讀書燃燒著我的激情,博大著我的胸懷,是讀書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