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世界盃主題曲

2010年南非世界盃 wavin’flag

(《飄揚的旗幟》)

演唱者:克南(k'naan

《飄揚的旗幟》表達了對這片充滿戰火 、貧窮和落後的土地不離不棄的熱愛。

《旗開得勝》(2010 世界盃足球賽 中文主題曲)

演唱者:k’naan 張學友 張靚穎

2010南非世界盃主題歌國語版《旗開得勝》由歌神張學友以及海豚音天后張靚穎聯合演繹,鼓勵人們用非洲的方式表達各自的世界盃激情。

2006德國世界盃

演唱者:“美聲男伶”組合(il divo)

sonybmg唱片公司著名作曲家約爾根·埃洛弗松(jorgen elofsson)作曲,超級製作人史蒂夫·麥克(steve mac)製作

2002日本韓國世界盃

2002年世界盃音樂的選擇早早已經確定。“風暴”擔綱全球主題曲,日韓新銳歌手組成“日韓之聲”演唱組共同演繹日韓版主題曲“讓我們走到一起”,另一首官方主題曲——純音樂的“足球聖歌”以電子音樂風格,為新世紀世界盃進行時尚代言。同時,索尼音樂再次負責發行《2002年世界盃官方專輯》。

2002世界盃主題曲--“足球聖歌”(anthem)

演唱者:范吉利斯(vangelis)

范吉利斯的配樂以華麗見長,我們最熟悉的是將氣氛烘托到極致的“火的戰車”。這首主題曲中有兩個版本,一首電子樂版本的作品是由芬蘭音樂家js16混音完成,兼具東方色彩和電子樂風情。另一首交響樂版傳統、大氣,作為專輯的結尾恰倒好處。

2002年日韓世界盃主題歌--“風暴”(boom)

演唱者:阿納斯塔西婭(anastacia)

阿納斯塔西婭的歌聲和形象的差距令人難以置信,靚麗的偶像外型和深沉渾厚的“爵士樂”嗓音給人的視聽覺衝擊強烈。“風暴”曲調簡潔、節奏強勁,流行的曲風給人異域感覺,和“生命之杯” 相比它少了些火般熱情,多了份緊迫感強勁的衝擊。

1998年法國世界盃主題曲

從1998年起,世界盃賽的主題曲不再僅限於一首,而且開始灌錄世界盃官方專輯唱片。1998年的《allez! ola! ole! 》中就收錄了15首代表參賽各國的足球歌曲。官方主題歌為“我踢球你介意嗎”和“生命之杯”。

1998:“我踢球你介意嗎”(法語:la cour des grands,英語:do you mind if i play)(1998年法國世界盃主題曲1)

演唱者:尤索·恩多(youssou n'dour )& 阿克塞拉·瑞德(axelle red)

“我踢球你介意嗎”是首輕快的歌曲,帶著濃烈的熱帶情調和歡快的吟唱風格。演唱者都不是法國人,歌曲沒有明顯的法國特點,可能也正應和了世界盃融合交流的主題,並符合法國人喜好出人意料的性格。但很多人認為並不好聽。

生命之杯”(la copa de la vida)(西班牙語)

演唱者:瑞奇·馬汀(ricky martin)

“生命之杯” 在世界盃之後也傳播甚廣,成為很多足球節目用來烘托氣氛的第一選用曲目。歌曲中的鼓樂節奏和號角奏鳴都頗為煽情。

1994 年美國世界盃主題曲

吉娜·娜尼尼

1994:“榮耀之地”(gloryland)(1994年美國世界盃主題曲)

演唱者:達利爾·豪(daryl hall)

1990 年義大利世界盃主題曲-義大利之夏

“義大利之夏” (un'estate italiana)(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主題曲)

英語版本名稱為:to be number one

演唱者:吉奧吉·莫羅德(giorgio moroder)和吉娜·娜尼尼(gianna nannini)

“義大利之夏”或許是最成功的世界盃主題曲,至今仍被資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樂道。這是首悠揚動聽,又振奮人心的歌曲,義大利人將亞平寧半島上的海風和足球王國對足球運動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樂。這首歌有數個版本,原唱錄音版較舒緩傳統;現場演唱版則加入更多搖滾節奏;因為作曲的是義大利電子樂大師吉奧吉,也有過節奏強勁的混音版。超級球迷香港天王譚詠麟也曾將此歌改成粵語版本的“理想與和平”。兩位原唱者都是義大利最著名的流行樂大師,並且此歌也是兩人合作寫成的,英語版由吉奧吉演唱。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主題曲-別樣的英雄

“a special kind of hero”(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演唱者:斯黛芬妮·勞倫斯(stephanie lawrence)

這首充滿傳統色彩的大氣歌曲後來一直被視為頌揚馬拉多納的讚歌,究其原因是它曾出現在那屆世界盃賽官方影片《英雄》的結尾,而畫面恰恰是馬拉多納在球場上英武拼殺的慢動作鏡頭。此歌演唱者是著名的舞台劇演員斯黛芬妮-勞倫斯,但該曲是否為當屆主題曲,還鮮有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