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改寫作文:《望洞庭湖》

改寫是(1)通過重寫或修改使適合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或情況。(2)把一種文體轉變為另一種文體,把一篇散文改寫成詩。(3)變換另一種寫法,意思不變。(4)根據原著進行改編。(5)改變了以前的狀態,使得未來從此在修改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改寫《望洞庭湖》作文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姐姐來到洞庭湖上。晚上,一輪明月升上天空月夜下的洞庭湖,散發出一陣陣神秘的氣息。天上的月亮在黑暗之中襯托出了它的皎潔明亮。

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一片寂靜,在夜幕的籠罩下,似乎蘊藏著無限的力量。月亮和湖水搭配起來是那么和諧,而又那么神秘。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擦拭過的銅鏡。我揀起一塊小石子,往湖裡丟去,銅鏡被打破了。

洞庭湖中間還屹立著一座峰巒雄偉的山,這就是君山。遠遠望去,如同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鑲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銀盤裡。君山上的青草和大樹,映襯得君山更加壯麗。奇形怪狀的山巒,或濃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給君山披上了一件變幻莫測的衣裳。湖岸周圍綠樹蔥蘢,許多楊柳猶如侍女,娉娉婷婷地站立著。她們用長長的柳枝輕輕地撫摸著湖面。

洞庭湖的奇異壯觀,讓人們讚嘆不已。洞庭湖如此美麗,讓我陶醉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我相信,來過的人都會流連忘返。

改寫《望洞庭湖》作文

秋天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這裡的景色多么迷人啊。

我仰望著深藍色的天空,只見圓圓的月亮懸掛在一覽無餘的天空中,如同溫柔的母親深情地凝望著大地。

沒有風的湖面顯得十分平靜,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碩大銀鏡。偶爾一陣清風拂過,湖面才會泛起陣陣漣漪。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遠遠望去湖面像個巨大的銀盤,而那蒼翠如墨的君山就恰似一個青螺被托在銀盤中央,十分惹人喜愛。

我被眼前的如詩如畫的景色深深陶醉了,不禁吟誦起來: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改寫《望洞庭湖》作文

在秋高氣爽的一天,我們一家人漫步在洞庭湖邊。嗬!好迷人的景色啊!仰望天空,那輪皎潔的明月在深藍色的夜空中顯得那么明亮,就像是一位體態輕盈的少女在緩緩地跳著圓舞曲。再看看洞庭湖,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粼粼波光。湖光和月光相映生輝,使人感到是那么溫柔,那么迷離。平靜的湖面就像是一面沒有經過打磨的銅鏡,光彩照人。洞庭湖中央有一個小島,島上古木參天,蒼翠欲滴。在月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如海市蜃樓般,薄霧隨風飄蕩,湧向兩岸,籠罩著四野。漸漸地,燈光模糊了,樹影模糊了,百里外的人影模糊了,幾乎伸手不見五指。但遠遠望去,君山是碧綠的,綠得像一個美麗的青螺,洞庭湖是銀亮的,亮得像一個大銀盤。那君山就像放在銀盤裡的青螺。

看了這美麗的景色,我不由得讚嘆道:迷人的洞庭湖果然名不虛傳啊!

改寫《望洞庭湖》作文

一個皓月當空的秋夜,我陪爸爸媽媽來到了美麗的洞庭湖邊,沿著堤岸漫步。

皎潔的月光灑在平靜的湖的,銀光閃閃。湖面上漂著薄薄的霧氣,偶爾幾隻秋蟲的鳴叫,讓如畫的情境更增幾分生機,仿佛置身於仙境一般。遠處天水相連,薄霧披著月色,靚影朦朧。

放眼望去,湖心的君山恰似一顆翠綠的青螺,臥於湖面;而銀光閃閃的湖面更像一面潔淨的大銀盤,青山銀鏡,煞是壯觀!我不禁輕聲吟誦起來: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裡一青螺。

美哉,夜色中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