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電影《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小和爺爺生活在鄉下,脫離父母關愛的他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影片用生活化的情結勾勒了開開喜怒哀樂的點點滴滴,我能感受到開開內心的那種孤獨和執著。

感人電影《念書的孩子》觀後感一: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題記

我陪同孩子們觀看了電影《念書的孩子》,影片演繹了當下農村留守兒童的辛酸與悲慘。原本好動的一群孩子不再嬉鬧,他們屏氣凝神,為主人公開開而喜而憂。開開的生活無疑是艱辛的,但是他純真友愛、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堅強勇敢又勤奮好學。我想告訴孩子們:桃李芬芳,自然惹人喜愛。但倘使在茫茫雪原中,或者在冰凌懸掛的峭壁上偶見一株盛開的紅梅,那燦爛會讓人有怎樣地驚喜啊!開開就是凌寒綻放的花兒,讓人心生感動。

看完影片,我有很多話想跟孩子們說。

幸福平安,一帆風順不過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嚮往罷了。王子不想落難但終歸還是有落難的王子,生活中總免不了風雨相伴。宋代文學家蘇軾就曾感嘆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風雨無法躲避。當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時,當我們當中的你我也成了留守兒童時,我們要能經受住內心的孤獨,學會堅強,學會自立。人生的溝坎一道又一道,每一道溝溝坎坎我們無法坐等別人的救助。因此,只有心靈的自我救贖才能真正拯救自己,人有時得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活下去。爺爺離世後,年僅九歲的開開為了能繼續念書,獨自留在山村,就著涼水和小膽兒一起吃乾饅頭,趴在台階上做練習。此情此景怎不讓人淚流滿面?

生活中,每一個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都令我們感動,那是因為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們沒有倒下,沒有逃避,他們都做出了人生最佳的選擇: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他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的一份重擔,照顧著比自己更需要照顧的親人,維繫著家庭,成為一個個破碎家庭的頂樑柱。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堅忍不拔的精神,勇於擔當的精神,使他們的人生更燦爛,使他們的生命更美麗。也許,這段苦難的人生經歷就是他們一生當中最寶貴的財富。多少年以後,當他們回首這段往事的時候,苦難的經歷會成為他們最美好的回憶。多少年以後,倘使他們再遇到困難時,他們會淡淡一笑:這算什麼!

現在,有許多孩子由於缺少生活的磨礪,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幸福,什麼叫感恩。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爸爸媽媽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一旦哪天爸爸媽媽因為事忙沒為他們盛好飯,拿好換洗衣服,他們就大嚷大叫。試想,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還能指望他們做什麼,他們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獻,他們的肩膀上沒有擔當。他們平時眼高手低,頤指氣使,可一旦遇到一點難事就心灰意冷,甚至做出傻事。最近常有學生跳樓事件見諸報紙網路,其跳樓的原因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的心靈太脆弱了。由於缺少生活的磨礪,有些孩子還沒來得及開花就已夭折了,這樣花兒何談燦爛美麗?現在,我們大多數的的孩子就如溫室中的花兒,他們太脆弱了。開開的經歷也許是一聲春雷,會讓許許多多看過影片的孩子驚醒。

日常交談中,我們經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寒門富教,富門寒教。寒門富教難有成功例子,倒是富門寒教能教出許多勵志的青年。自古英雄多磨難,紈絝從來少偉男。兩千多年前的大哲學家思想家孟子就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磨難是一所最好的大學。生活中當孩子遇到些難事,做父母的不要急著去幫忙解決,要留點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孩子才能堅強起來,成熟起來。

長在懸崖上的紅梅無懼天氣嚴寒,雄鷹也要為她獻上最動聽的歌;立在淤泥中的蓮花不懼環境污濁,多少人為之動容折腰。紅梅蓮花,她們的生命何其燦爛。

每一個身處困境的人們,請相信只要生命還在,明天一定會有更加美好!

願每一個生命都燦爛!

感人電影《念書的孩子》觀後感二:

在電影中,由於開開的爺爺有肺心病,不得已開開的爸爸媽媽,丟下年僅9歲的開開進城打工去了,為了不使開開寂寞,爺爺就哄著開開念課文。爺孫倆相依為命。後來開開的爸爸要給家裡點個爐子,爺爺推辭說不用了,再冷的天沒有爐子,不一樣熬過去了。可開開爸爸非要裝,爺爺就同意了。第二天,開開撿的流浪狗小膽兒,叫著拽著開開的褲腿去爺爺屋,開開跑過去,發現煤氣閥門沒關,爺爺煤氣中毒了。開開急忙打了120,所幸搶救及時,爺爺才醒了過來。有一天,小膽兒又拽著開開的褲腿,開開連忙跑過去,發現爺爺呼吸已經停止。開開的父母回來葬了爺爺,要帶開開進城。開開不去,說他們班的吳美芳進城半年都沒找到學校。於是開開的爸爸只得花錢找了一些人,解決了這個麻煩事。走的時候,開開的爸爸說小膽兒不帶了,進城給他買個更好的。開開不同意,於是爸爸把開開的手掰開把狗繩扔掉,硬是抱著開開上了車。車開了,開開一邊反抗著爸爸,一邊哭喊著讓小膽兒快跑,說我在前面等著你。小膽兒拚命地跑起來追趕著汽車,但越追離汽車越遠。

看了這部影片,我明白了留守兒童的孤獨。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兒童的家長,能多顧慮孩子的感受,這些自己孤單,無依無靠,夜晚睡覺都想著父母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啊!看了這部影片,我受益匪淺,我佩服開開的堅強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後該怎樣做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做一個堅強的“念書的孩子”。

感人電影《念書的孩子》觀後感三: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念書的孩子》。主人公是一個內心孤獨,需要關懷、勇敢頑強的九歲男孩――路開。 他是一名留守兒童,誓死陪伴他的是一隻名叫“小膽兒”的狗。

看著這部電影,我一次又一次地落下了眼淚。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跟開開比起來我們已經很幸福了,難道我們還不知足嗎?每當我看見一個個孩子盛氣凌人,每天被家長寵著慣著,都不理解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仍然,一會兒要這一會兒要那,家長為了哄你,讓你開心,才迫不得已買一些沒用的東西,可開開呢?他什麼都不要,只求獲得父母的愛和上大學的機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當老師念到開開的作文時,我明白了“小但兒”對他是多么重要,寧可放棄去城裡上學的機會,也不要拋棄“小膽兒”。可他的父母不懂得開開心裡想什麼,不懂得小膽兒在開開心中的位置,不懂得開開和小膽兒之間深厚的友情。家長們,你們揣摩過這些孩子的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嗎?你們只知道忙東忙西。當一個孩子在屋裡面對黑夜,面對孤燈,心裡有多么害怕,你們不知道,你們只知道給孩子買好東西,我們寧可不要這種愛,我們只要你們抽出時間跟我們玩耍學習,我們就很滿足了。

當燈光亮起來時,我的眼睛被猛刺了一下,隨著我的心也跟著痛起來,我一回憶起電影的畫面,那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個孤獨的開開和他的“小膽兒”,我的眼淚就會悄然無聲的落下來。我們真的要學會關懷,學會理解,理解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