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夢丶浸紅樓

讀罷《紅樓夢》,將人的思緒帶回了那個紛紛擾擾的大觀園。聽瀟瀟落雨,有黛玉葬花的悽苦;看姍姍雨蝶,有寶釵撲花的的爛漫。雨打風去,那個逐漸消失在風雨中的大觀園又慢慢顯現出來。

讀過紅樓,如夢如痴,既令人神往又少不了感嘆。黛玉,一位怎樣的女子,惹得讓人駐足回望,又見那飄搖的身姿,那段段錦繡,遮住了江南煙雨的痴纏。感慨你的遭遇,”兩彎似蹙非蹙絹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傾世的容顏,曹雪芹簡練的筆下,三弄四下就描繪出神女一般的黛玉,黛玉,既是一個超凡脫俗,敢愛敢恨的女子,又是封建權勢的犧牲品。大觀園不會放棄利益成全寶玉黛玉真實的愛情。是命運讓她與寶玉相識,同時殘酷的命運拆散了木石前盟,落花樹下碧瀟瀟,一面金玉滿堂,一面孤淒僅丫鬟相隨。一首《葬花吟》,滿是心傷,黛玉匆匆的來,有匆匆的去。

大觀園中的女人為了什麼,才使得她們盡心的表演。曹雪芹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姿態萬千的女人們。爭爭爭,爭的是地位,爭的是權勢,爭的是單純的愛情。曹雪芹筆下高明的是紅樓之中沒有真正的贏家。”黛玉林中掛,金釵雪裡埋。“同是封建權勢的犧牲品,”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這樣的結局是王熙鳳猜不到也想不到的。她們的一起系在了大觀園之中,繁盛時矛盾不明顯,衰敗時衝突才突出。

回望整部作品,如同一杯陳酒。每一次品都給人不一樣的感受。讀罷,悲嘆總是難免的,與此同時再品,悲慘的結局又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大家族的興衰,是世事無常的變數;一朝榮盛,另一朝敗落。可見,事物發展到鼎盛就會走下坡路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紅樓夢本就是一個夢,功名利祿的爭奪又伴著令人淒婉的兒女情長。深入紅樓,論對錯顯得太牽強。誰對誰錯,都只不過是為了心中的紅塵夢。朱牆翠瓦,亭台樓閣,浸在無盡無塵煙雨中......

如今紅樓不在,紅塵依舊。那作者的情思也許解不透,但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留給我們的卻很多,大觀園的女人心中藏著她們的美人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