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身後的“華美”

日落與日出遙相呼應,被人比喻生與死的偉大,殊不知是天空在作背景,天空是隱於太陽身後的華美。

嬌艷的花兒,可以微笑地仰望天空,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殊不知是綠葉在作襯托,綠葉是隱於花兒身後的華美。

一名成功的教育家,可以名震整個教育行業,殊不知是學生的聆聽與配合,學生是隱於教育人士身後的華美。

動聽的音樂,富有激情的舞蹈,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於舞台,殊不知是演奏者和表演者的努力。演奏者和表演者是隱於音樂和舞蹈身後的華美。

在上國中時,我聽任教語文的崔老師講了開堂第一課。他說人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生中的挫折;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流逝的時間;時間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字——“漸”。是啊,一個“漸”字,漸漸地,漸漸地……漸漸地美的音樂被演奏者的華美的光彩、奪目的演出服所代替,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再次聽到那首曲子,也許不會想到曲子所演奏的感情基調,而會想起是誰誰演奏的,穿什麼樣的衣服,有什麼樣迷人的表情。也許,有一天在某場表演秀上,字幕上不會再出現各種表演者的名字,因為,人們的眼球被他們華麗的外表吸引住了。也許,有一天,表演秀不再是表演秀,而只是表演者靜坐於舞台,被人“品頭論足”地“觀賞”,那時,音樂將不會再被叫做音樂,表演將不會被叫做表演,被叫做什麼?知道嗎?它將會被叫做“淺陋”。

希望,可以隱於背後,你才會被叫做華美。

你是否還記得?現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你可否看得出,滿頭白髮,衣著簡樸,貌似一位農村老頭的他是一位科學家?你可否發現,又矮又瘦,整天亂糟糟的小老頭是發現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你可否想到,大名鼎鼎的霍金又是怎樣的一位殘疾人,曾幾何時,你又明了,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竟是一個聾子。因此,他們都是隱於科學與音樂背後的華美篇章。

切莫讓眼前所謂的“華美”遮住了你的雙眼。

去試著了解隱於身後的華美吧!

你可以用聽流行音樂的時間去聽聽貝多芬、莫扎特的交響樂;你可以用看漫畫與小說的時間去讀一下世界這么多這么美的散文詩集與著作;你可以用迷戀街舞的時間去了解一下民族和古典舞蹈所帶給你的另一種體驗。

慢慢地,去吧!發現,隱於身後的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