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流雲間

曾愛蠅頭小楷,星星點點,寫在日記里,灑下滿滿的心語。

曾喜奔放狂草,灑脫如歌,瀟灑的畫在宣紙上,留下淡淡的墨香。

現在卻偏愛流雲般的行書,清純如綠雪,飄到哪裡,那裡就綠雪蕩漾,叮咚叮咚。

人生潦草的人世間,好行書是綠雪詩意的生活——是恩愛夫妻沏一盞清茶,捧一部小說,聽幾段戲。鋪開發黃的宣紙,如果現在在寫字,他寫、她看,一定是行書。也只有行書才能配得上如此靜謐隱逸的生活。

行書善於隱,善於低調,如同一滴清水,清新淡雅,無絲毫雜物。行書是一位素衣女子。或許只是一件家常的襯衣,搭著寬鬆的藍裙子——暗地裡是驚艷,表面看上去一臉的知常與市井。它知道稍縱即逝,那樣的克制與放縱。亦是颯爽之姿,亦有纏綿之意。點染之餘,只覺得生活是這樣的小橋流水,詩情畫意。

在長長的午後,陽光懶懶的斜射入小窩,在書桌上鋪開一張白紙。臨羲之的行書,在《蘭亭序》中,一下子瞥見行書的過往,不由得輕輕唏噓。

行書還是過盡千,帆愛錯了人,不敢再愛的人,忽然又遇到——驚喜之後,是與之偕老。最美的的相遇是不怕晚,遇不到才是惋惜,如果能遇到,再晚也是最美的相遇。行書流水間,我漸漸看清了自己的脆弱,看清了世界的不完美,我靜下心來,義無返顧的去面對。

就像行書,它明知人世坎坷,仍然,一意孤行的飄逸著自己的風華絕代,演繹著生活的橙紅藍綠——它從來不動聲色,但在內心裡,綠雪蕩漾。那綠窗下,有一女子,在綠窗花下,嫣然的笑著。

對於行書,終只有一個“愛”字,卻不知為何,呆呆地看了半天——剎那之間悟出了為了為何我如此偏愛行書。只有行書了解生活的悠隱逸。你疼也罷,喜也罷,光陰一天一天的變老。有一天“隔座聽歌人似玉”,聽著周董的《七里香》和《蘭亭序》時,都會無端落淚

——儘管唱的是這世界的美與好,可我明明知道,這世上本千瘡百孔,沒有那沒多的美與好。

但又有什麼呢?“故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裳為妄作”,逸少早知道流雲行書之內涵。而我,在這行書流雲間,默默彳亍,莞爾而笑,世上千瘡百孔,那么我用美與好來填補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