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大梁,肩負使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從古到今,聖賢名人層出不窮,但是世界是一直發展著的,它終究是屬於青年人的。歷史賦予青年人的,是使命,是責任。作為祖國的希望,我們定要挑起大梁,肩負著巨大的使命。

想起那錚錚鐵骨的魯迅,他幼時曾立志學醫,在日本仙台留學。但不久發現學醫只能治療人的疾病,卻無法解救國人麻木的心靈。他憤然棄醫從文,以筆為武器,用那雙竹節似的手,寫出了一篇篇鏗鏘有力的文章。他的文章,穿透人的身體直至靈魂,字字都是對黑暗社會的批判。他處在那個特定的時代,也就肩負著喚醒國人的使命。

想起中國的第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他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志又縈繞在耳旁。租界地帶,燈紅酒綠,熱鬧繁華,卻無國人在此居住。明明是中國的領土,卻已經沒有管轄的權力。周恩來面臨此情此景,心中百感交集。小小年紀的他便萌生了振興中華的念頭,這個念頭,終讓他成為了一代偉人。新中國成立後,他一人任多職,外交部長~國務院總理。他為新中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想起2024年北京奧運會,那是中國人第一次舉辦奧運會。中國體壇健將已是層出不窮,但矮個子鄧亞萍卻是耀眼的一顆星。鄧亞萍小時就展現出非凡的天賦,但由於個子比較矮,15歲的她並沒有如願進入國家隊。這次經歷,讓她更加刻苦地練習球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她出色的球技不僅向我們顯示了她的勝利,更向世界顯示了中國的魅力。我們中國早已不是被人譏笑的“東亞病夫”,他是日益強健的雄獅。

魯迅在那中國黑暗封建的時代,以筆為武器,挑起了時代的大梁,肩負起了拯救國人的使命;周恩來在那中國屈辱求和的年代,以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理想,挑起了時代的大梁,肩負起了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鄧亞萍在那中國日益強盛的時代,以一個小小的桌球為武器,以一張不大的桌球台為戰地,挑起了時代的大梁,肩負起了為國爭光的使命。

時代總在改變,輝煌總被改寫,然而世界永遠是屬於青年人的。正值青少年的我們,也定當挑起時代的大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和使命,大踏步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