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給孔子的一封信

你好:

別來無恙!

想不起來吧,我曾是你肚子你的蛔蟲?別急,我幫你回憶:在一個冰天雪地的天氣里,你在前往邯鄲的途中拉下了,有這回事吧?可你不知道,當時的我被冰封了起來。兩千年後一個驕陽似火的天氣,裹住我身上的冰終於融化,我醒過來了。

我變為蝶,在世界各地旅遊了一遭。這次旅行,讓我大長見識:房子越來越高,車子越來越多,路越來越寬,人們越來越富有。同時,我對你現在的境況艷羨不已。你不知你現在多火了,打開電視,“孔府家酒”的金字招牌晃人眼球,淄博與曲阜為你的歸屬地爭得不可開交,到處印你的畫像,到處盜版你的作品(雖然你生前不知何為著作權,更沒有得過分文著作權費),連外國學時髦地掛著“孔子學院” 的招牌。你的每一句話,都成了經典,小學生時不時來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學生時時吟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連大人教育孩子時也總是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對此境況,不知你有何感想?可能你會自豪,試想你曾週遊六國,也沒有得過如此榮光。雖然你並不全是為了榮譽,可誰會拒絕榮譽,你被稱為“大聖人”,你沒有拒絕,你默認了。畢竟,你也是人,一個平凡的活生生的人。

沒有誰比我更了解你了。生前,你只是一介教書先生,懷有鴻鵠之負,周遊列國,受盡顛沛之苦,換來的只是所謂“名人”的虛名。死後,統治者想到了你,拿出你的“仁政”招牌,也不過把你的思想作為奴役民眾的工具。你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不知是你的幸,還是不幸。不過,據說“世界五十大名人”評選,你名列榜首,可見名人效應是醉人的酒,你也會“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名譽空對月”吧!

是啊,誘惑誰頂得住,我也不得不屈服了。不瞞你說,為了生計,我不得不我先對自己進行包裝,由蝶變為美女,取名孔敷,自詡孔子第××代嫡傳,然後我大量印刷《論語》,很快取得了生活的第一桶金,我把這桶金又迅速投資酒業,建立了“孔府家酒”集團,打出“孔府家酒”的金字招牌,很快我就財源滾滾,成了億萬富婆了。我沒有滿足,又把資金投向影視業,一部《孔子》的大片又讓我盆滿缽滿。最後,為了表示我對你的愧疚之心,我把一部分資金投向了教育,在貧困地區建了一百所“孔子希望國小”,在美國、英國、日本等五十餘個國家建了五十餘所“孔子學院”。這些,都是你所賜啊!(從蛔蟲的角度表現了當今社會的“名人熱” 。)

老友,你在冥冥之中祝福我吧,讓我把你的名人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吧!

最後,給你張名片:

孔敷:孔府集團董事長、華夏傳媒理事、聯合國教育基金會名譽理事、中國慈善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科學院名譽院士、中國文聯名譽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