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

人生中有許多的告別,例如:告別了孤單;告別了迷茫;告別了自卑……在告別以後,留下來的又是什麼呢?沒錯,那就是一種新生!

一天,一隻小鳥在叢林中自由的遨遊著。突然,不遠處一位敏捷的獵人用槍快速的瞄準那隻小鳥,瞬間,小鳥中彈了。它無力的躺著,死勁的掙扎,此時,獵人正步步逼近,小鳥依舊拚命地躲著,獵人找了很久,沒有找到,便離開了。小鳥這才鬆了一口氣,此時的它,沒有任何辦法,但是它的心裡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要活下去!

每天清晨,它就喝著樹葉上的露汁,用力的鍛鍊著翅膀,想著有一天能告別軟弱,走向堅強。每當有猛獸來過時,它總是拚命地躲著,不讓野獸抓住然後吃掉。它時而扇動著翅膀,時而提醒著自己不能就這樣死去。終於,在一次明媚的早晨,它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它成功了。它扇動著翅膀,沖向了藍天,它用自己心中的聲音吶喊了一聲,響徹了整個大地。整個天空只見它自由遨遊,沒有任何束縛,它成功了!它告別了軟弱,變成了一隻龐大的鳥,走向他嚮往的天空。--告別了軟弱,走向了堅強!

每當畢業的時候,千千萬萬的學子將要告別母校,那不僅僅意味著他們要離開母校,更是他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標誌。他們不再是依靠父母而不勞而獲。當他們跨出學校的那一刻,他們的責任負擔更重了,想的不只有自己,不只家人,還要想著整個社會乃至國家,如何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建設好富強民主的國家。--告別了母校,走向了成熟!

愛迪生告別了失敗,走向了成功;達爾文告別了城市,走向了自然;貝多芬告別了痛苦,走向了快樂;美國告別了殖民,走向了獨立;中國告別了貧窮,走向了繁榮……人生中的確有許許多多的告別,關鍵是看你自己怎么去想,怎么去把握,怎么去打算。如果你對了,那么就代表著你告別了他們,你走向了成熟,你走向了成功,你走向了新生!

鳥兒撲撲翅膀,展翅翱翔,它向我告別了;樹葉嘩嘩地落在地上,它向大叔媽媽告別了;雲朵隨風遠越吹越遠,它響原來的地方告別了。我揮起那手,我向她告別了。

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那個人,那些事,那些場景。

也許這一別,我們不會再見,但也許在某一天,我們會不謀而遇,畢竟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我揮起那手只因心中的不捨與掛念。我望著她離開校園的背影,我沒有再哭,因為我堅信,她還會回來的。再見了,我的朋友。

午後的陽光總是那樣和煦,那樣溫暖,即使在這一冬日,他也依然將光明灑向大地。走著走著,望了望路邊的行人,似乎每個人都面無表情,好像心中都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一樣。陽光照不進人們的心房,卻也奈何不了人們的內心世界。我的心裡也仿佛被什麼揪了一下,不自然地想到了不久將要面對的事情了。

告別,不知從哪冒出了這個詞,然而此刻,我卻越來越擔心它的到來,而又不得不面對。幾個月後,我就要帶著來時的步子離開這裡-我的高中校園了。校園內的一切,此時又倍感珍惜,我環顧校園內的一切,不許自己的目光停止注視著校園哪怕一瞬間。萋萋芳草,片片竹葉,此時我亦都要領略,因為,我捨不得離開這裡,離開這裡的一草一木,這裡的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三年啊,曾經有那么多個日日夜夜值得我去感受,去珍惜,而為何只有今天,我才能懂得珍惜呢?

記得幾天前同桌對我說:“為什麼時間過得這么快?轉眼又到了一個星期,而這個星期,又要很快過去了!”我回答到:“不,時間不會放快它的腳步的,只是你我現在都能明白,在學校的日子是一天天少了。”

“捨不得啊”他說。我點點頭,說:“誰都一樣的,似乎我們這三年一點也沒有成熟,不願獨立起來……我們都還戀家。”

我和他都嘆了口氣,竟不約而同地輕聲哼起《送別》了。輕聲的哼唱中,我亦倍感依戀。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伴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這三年來,我們變了很多。可猶有一種感情卻難以改變-對校園的不捨。此時,我不禁想到幾個月後,當我真的要離開這裡時,我又會怎樣?還能堅強地,面帶微笑地告別校園內的每一寸土地嗎?人真是一種奇怪的生物,明明不願再想,卻又偏偏留在腦海里,仿佛刻上去一般,揮之不去幾個月的時間,長也好,短也罷,都要好好把握了,不要到了我們真的要揮手告別這裡時才後悔莫及,也不要等我們老去後,回憶到現在,才滿含濁淚重複著早已過去的《送別》。

人們說,“生命的網中總一段特別令人難忘的歲月,不論是惆悵也好惘然也罷,總算曾經擁有過。”

東方翻白的時候,還在續著夜裡的殘夢。精神恍惚中,突然感覺器官都在沸騰了——似乎將要失去什麼。然而又很清楚,將要失去的是這個“特別令人難忘的歲月”的最後一天,乃至一個童年。

每個人都知道這一天是終究會要來的。人不可能在父母的溫熱中度過一生。回首鏡子裡的自己,似乎又長大了一截,還清晰地記得小時侯學步,爬起來又倒下,倒下又爬起來臉上淚潸然的樣子,多么可笑呵!

打光屁股的時候,夥伴送一盒糖當生日禮物,也就安安妥妥地鎖進自己的寶物盒裡去,一直不記得也捨不得吃,統統像上帝一樣保養著直到發霉後的懊恨和心疼仿佛一種義斷恩絕的感覺。大概是太稚嫩,不知人世間什麼可以把握得住。但大了,起碼現在,這一切都已不在掛心。是大孩子有了自己新的追求、羨慕的世界,弄懂了彼此之間的恩情並不是一個小小的恩情寶塔就可以鎖住的?

在陷入思考的一剎,又一層情景在腦海里湧現:父母為怔痛,驚異,憤怒而顫抖的背影,霎時似乎明自己做了些什麼做錯了什麼,但又霎時被眼前的顫抖所逐地吞沒……這種失落後的振奮,振奮後的再失落不知以後是否還要續下去?我當然希望答案是個“否”,但不知天生的怪脾氣又能否容得?

隱隱感覺還是在殘夢中,不過不再夢見那些零亂的東西,而是清香簡爽的。我夢到春的到來,爾後夏的到來,接著是豐厚的秋夜、霜灑的冬夜,還夢到碧藍的湖,純青的草原和牛馬的回眸以及透過眸子後的期待……不過夢著夢著卻愈發不自在,夢也就漸漸止了,大概已經意識到天愈明了吧。雖然手心還有父母的餘熱,然而一切都過去了,新的一切也接替過來了。

“生命的網中總一段特別令人難忘的歲月,不論是惆悵也好惘然也罷,總算曾經擁有過。”人們說。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詩《再別康橋》,引發了我們對告別的思考。

在古今詩人的筆下,告別往往是一種不捨,一種愁情。“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是一種多么惆悵的告別呀!“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又是一種多么失落的告別呀!然而我並不喜歡這種依依不捨的告別,我更喜歡的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那種豁達的心胸開闊的告別。因為告別其實是人生又一個新的開始。

當愛迪生離開關心他的母親到各地去找工作時,這與母親的告別意味著愛迪生髮明事業的開始;當比爾 蓋茨離開故鄉西雅圖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軟公司時,這與他故鄉的告別意味著他的創業的一個新的開始;當魯迅放棄醫學而回國開始他的寫作生涯時,這與他的恩師藤野先生的告別就意味著他人生旅途的又一個開始。由此可見,告別舊的事物就意味著一個新的事物的開始,所以,告別並不是一個令人傷感的事。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以開闊的心胸來面對告別的。許多人因為對告別過於傷感而會忘記了告別之後的嶄新開始。這些人往往因為太留戀過去的事情,也就無法面對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談新的開始了。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告別之類的事。人們會與同學朋友告別,會與父母親人告別,如果我們把這些告別都看作是新的開始,就可以在後來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歷史上有無數的偉人名人給我們提供了範例:海倫告別了聾和啞,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會活動家;萊特兄弟告別了玩耍的竹蜻蜓,卻發明了飛機;霍金告別了絕症的痛苦,寫下了《時間簡史》。因此,只要以寬闊的胸襟、頑強的毅力對待告別,成功或許正向你招手。

告別過去吧,你定會迎來新的開始,你的未來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