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農日記

12.1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基地了,前一次約莫是國小四年級,記憶有些許模糊了。基地感覺破舊很多,原本雪白色的牆壁上已略微露出些淺黃的痕跡,不過草木仍舊生長得很茂盛,看不出是冬天的來臨。女生的寢室在三樓,提著笨重的行李箱一步一步地往前踏著,心裡不斷地埋怨著樓梯的悠長恐怕就是那幾分鐘的寫照。來到寢室,四處打量了下,沒有插座,沒有偌大的放置行李箱的地方,有些被子上還席捲著漫天的灰塵,環境並不算好,難免有些失望,可很快就被接下來有趣的活動所吸引,忘卻了這些煩惱。

先是機械加工,拿到的是兩塊圓柱形的有機玻璃,並不是完全透明的。老師講了約莫十來分鐘的注意事項,就正式開始操作了。每個人都拿到一把九十度的刻刀,表面上看不出鋒利的箭頭,但一旦安裝上機械,刀刃就飛快地在有機玻璃上面遊走,卷出一圈又一圈乳白的碎屑,若不是轉動時發出的氣味像燒焦的野菜,僅僅是觀賞恐怕也有點美觀的意味?漸漸地玻璃柱磨去了一層粗糙的光暈只剩下一圈光滑的圓面,摸起來平整異常,雖然還有一圈一圈盪起來的漣漪,並不能算得上是完美。但對於機械根本不熟練掌握,已經導致好幾次轉動時機器轟轟作響,險些連玻璃柱都要炸開了的我來說,或許已經算得上是極大的進步了吧。

12.2

清晨五點,並沒有任何聲響,我竟然出乎意料地從床上爬起來了,這可是平時最容易賴床的我難以做到的。很想拉開窗簾,看下外面是不是依舊黑蒙蒙的一片,連那最勤勞的太陽也打了個盹沉沉地睡去。不過只是片刻的想法,那眼皮就像沉重的水袋一點一滴合上了,眼睛裡最後一點的顏色也儘是烏壓壓的黑。再醒來已經是約莫六點的時間,室友非常貼心地叫每個人起床,聲音挺溫柔的。

上午的課還是機械加工,拿著約莫有些成型的玻璃柱,心裡說不上是忐忑還是激動了。將玻璃柱固定的步驟仍然沒有改變,但工具卻換成了鑽子,大抵是這樣稱呼的。量取三十毫米,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誤差還要零點一毫米左右更是難上加難。我反覆的調試著下面標尺的長度,確保三十毫米的萬無一失,可總是因為忘記了操作流程而不小心地碰到標尺之後,又要重新來過。可能是由於確認三十毫米時太過精細,浪費了我所有精力。在接下來圓面直徑要拋成二十毫米時,連游尺都不怎么會使用了,根本就沒有恰好地按住圓面的最前端,使得測量的直徑偏大,誤差遠遠超過標準範圍。倘若放到正式的加工上,我這個零件肯定是要當作報廢品棄之一旁了。雖然有些遺憾,但拿著玻璃柱透著太陽光照射時,散發的玻璃的光芒卻著實讓我興奮了一把。

12.3

期待已久的星期三終於來到了。

今天可是校慶。我能從這個偌大的鳥籠之中逃離回學校,看看學校裝扮成了什麼樣子,也是件極大的樂事。

一來到學校就被熱鬧的氣氛所感染,四處都張貼著紅色的紙張,連照片的背景都有些許的喜慶。門口也一改往日只有學生通過的冷清,旁邊站了一排帶著綬帶的學生,畢恭畢敬地在等待來賓。門口還放置了很多桌椅,桌椅上有一堆雪白的稿紙,上面寫了幾個名字很模糊。連地上都鋪著一層厚重的紅地毯,盡顯雍容華貴。來往的老師都穿著整齊乾淨的正裝,上面還佩戴著紅色的校徽,感覺非常的精神。接待的老師似乎非常忙碌的樣子,急匆匆地分派好任務就又回到了校門口。

趁著任務時間還沒到,我非常悠哉地逛了好幾圈校園。校園短時間內變化的確算得上很大,小禮堂那邊的過道上擺滿了一品紅,紅艷艷的花朵沉甸甸得似乎在象徵著校慶的圓滿成功,足有上百盆,樓梯上也擺滿了紅毯。在走進小禮堂之後,更是被驚訝了,擺滿了華貴的椅子,前幾排還貼上碩大醒目的人名。最前端放置一個偌大的液晶顯示屏,上面明晃晃地打出幾個鮮艷的大字,預示著校慶即將要召開。小禮堂旁邊還有一個房間,裡面擺滿了小熊型的熱水袋,還有許多束開得正艷的鮮花,一看就知道是要送給來賓的。

12.4

下午是數控加工,本以為能看到大型的器械,或者是機器人一樣的精細加工,但結果卻只是一台又一台呆板的電腦,電腦螢幕清一色都是電腦的桌面,沒有什麼區別。唯一有區別的恐怕就是進入機房前面要先帶鞋套,鞋套的質量較為結實。這讓我想起昨天的拔蘿蔔,要是能提供這樣的鞋套就好了。

數控加工其實不難,都是在電腦上面操作設計,非常像ps的操作界面,所以上手很快。基本上是不需要老師過多叮嚀的,素材庫在資料夾里都有,也不需要費心去上網找。當然素材庫里的圖片是否滿足心意,恐怕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排版問題和個人美學。對於我這種個人美學全無的人,當然是崇尚越簡單越好,根本就不需要過多的動腦。這種簡單的排版,也為我接下來找交叉點的步驟方便了許多,基本上修改幾個字就ok了,剩下的就是等待課堂的結束。

坦白來說我覺得這樣的數控加工意義不是很大。首先我們不會特意去下載那個雕刻瑪瑙的軟體,那個軟體的名字也有些複雜,即使有心下載也很難找到。再者我們也沒有專門雕刻的工具,連瑪瑙都難以尋到。最後操作界面和ps近乎相同,並不是重新學起一樣新新事物,想必會失掉了許多樂趣。好處就是我們知道了還有數控加工這樣一種強大到只能遠遠仰望的東西罷了。

12.5

上午是培育紫竹梅營養液。

這個活動和在化學實驗室所做的非常類似,當然我們平日裡是肯定遇不到那么多的化學藥劑,比如說kh2po4,我連如何正確讀出它的化學藥劑名字都很困難。活動開始,首先得拿出來托盤天平,按理來說應該調節平衡螺母的,但大抵上指針偏轉幅度相平也就差不多了,從這兒就可以窺見我們的不夠嚴謹。藥劑的基本含量螢幕上都有給出,不需要我們重新再計算,但是如何把握好正確的量也尤為困難,時不時指針就偏向左或是偏向右。要是稍微心急點,真是恨不得換個電子天平,哪用得著如此麻煩?配完溶液後有個專門測量各自溶液的ec值,可能是測試濃度大小吧。我們這一組沒有一個人恰好在適宜的濃度之中,真不知道該感嘆些什麼好了。

接下來跑進大暖棚里挑著紫竹梅的事情還是有番樂趣的。雖說是紫竹梅,但完全沒有梅花的影子,就幾片瑟縮的紫色葉子罷了,好不容易冒出個花骨朵還層層疊疊地堆積在葉片之下看不分明。地上流淌的都是透明的營養液,略微漂浮著幾片髒兮兮的葉子,緩緩地流進了一個又一個放置得整整齊齊的盆子中悄悄滋養著較弱的植物。但不管怎么說是滿眼的湛紫還是令人心曠神怡,而暖棚中的溫度也非常溫暖,讓人得以有機會舒舒服服地伸個懶腰,一片美好。

12.6

今天是學農的最後一天。

早就想脫離這個樊籠回到溫暖舒適大床上的我,不知怎么的竟然有些捨不得。或許是這六天的時光真的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記憶了,即使有些並不溫暖,但足以成為青春成長中最深沉的一種痕跡。

只有一堂課,那就是彩繪。我們班在最後一節課彩繪,時間選擇得不夠好。本來衣服是需要經過晾乾的,現在只能是提在手上等它自然陰乾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彩繪這門課的確具有極大的魅力。即使是完全沒有藝術細胞的我,也忍不住想在雪白的衣服上塗抹上幾筆靚麗的顏色。當然當我明明白白知道我即將糟蹋這些顏料這件衣服的時候,我收手了。如果不想衣服成為貼在牆壁上抵禦鬼怪的辟邪紙,我還是老老實實將衣服塗成黑色算了,起碼還是當個炭紙。不過由於大多數人都需要黑色的畫筆來勾邊,導致最後黑色顏料徹底over,不得不拿著水和著顏料,或者是向各個小組借顏料,也頗感心酸。

看了看周圍人畫的,有超人標誌的,不得不說非常具有見地。超人標誌不僅簡單而且醒目,大片的紅色與黃與藍構成一片和諧的色彩。還有v字仇殺隊的,整個畫面飽滿而又不失平衡,人物形象刻畫的十分到位,連嘴角那抹若有似無的微笑都配合著慢慢淡開的臉頰緋紅色表現得淋漓盡致,足以能見繪畫者的功底之深厚,令人膜拜。

總結

上周我們在浦東凌空基地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農生活,在那裡,我們學到了編草繩,挖紅薯這些技能,學習到了關於農地勞作的辛苦與艱辛,而且有一次領略了軍事化管理的風采。這一周的生活,我收穫頗豐。

學農無疑是快樂的,它令我們擺脫了書本的繁重苦擾,完完全全地投身於動手之中,充分感受到大自然帶來的芬芳;學農卻又是辛苦的,每天要盯著那些機械不停地轉動著搖桿或是任憑那些漫天飛舞的玻璃碎屑灑落到衣服上,弄得一團糟;可學農卻又是充實的,我們從未了解過的泥土,竟是如此的樸實又帶著那樣醉人的色彩,從未知曉過的農業世界也緩緩向我們展開,讓我們更加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更加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碗湯。

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拿起鋸子,對著那塊方方正正的有機玻璃大力地磨平時手臂的酸脹;不會忘記進行機械加工時轟隆隆作響,玻璃柱差點碎裂的那一刻的緊張不安;也不會忘記串珠子時反覆地打死結後又用力解開的無奈;更不會忘記抓耳撓腮想著繪畫圖案最後只淪落到一張廢紙的哭笑不得……

似乎我沒有一件事情能夠做得天衣無縫,似乎我在這次的實踐活動中就是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可是我失敗了嗎?我想沒有。誠然,我無法每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可我在這個過程中收穫到的並不是完美的肯定,而是成功的意義。可能我的成功在很多人看來只是棄之如敝屐的失敗品,起碼我去嘗試了即使全部漏洞百出,即使危險頻頻,可我還是完成了曾經看起來艱難無比的任務,曾經根本不願意嘗試的難題。那就是我的成功,即使只是邁出了一小步。可誰又能料到,這不是未來的一大步呢?我只要敢於邁出腳步,那就足夠了。

月亮散發著暗淡的光芒,在如水般的夜色中悄悄地失去了顏色。可那些歡樂的聲音仿佛又從宿舍傳到了耳旁,這一切的景致定格在記憶中。六天的時光,短暫而意義非凡,在這六天裡,無論是學到的知識,收穫的友誼,還是經歷過的勞動,都宛如流水般,化為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