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熱點作文素材:共享腳踏車

共享腳踏車行業現狀及20xx年行業前景分析

共享腳踏車行業現狀分析

共享腳踏車在帶給人們方便與快捷,打通城市交通“最後一公里”的同時,更多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如何規範管理,如何杜絕“公車私用”,如何使行業在極速擴張中有序規範?

在解決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創造清潔城市的過程中,腳踏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共享腳踏車乘著共享經濟之風,以其隨用隨騎、網上支付的便捷性,迅速“俘獲人心”。但共享腳踏車在為市民出行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不方便”。

“有些人騎完車就隨手停在路邊,擠占人行道,甚至堵在商鋪的門口。有的小巷子本身就窄,再橫七豎八停幾輛腳踏車,都沒法過人了。”深圳市民林師文說道。有些街區沒有劃分非機動車道,腳踏車與機動車並行,“鏇風腳踏車”成為交通安全隱患。

專家認為,出現腳踏車亂停亂放、違規搶道的現象,是由於共享腳踏車與城市的兼容性不足,城市慢行交通系統不完備。現在許多大中城市追求出行效率,擴寬機動車道,建設城市快車道,推廣快速公交系統,相對忽視了腳踏車出行的慢行配套設施。短期激增的共享腳踏車與相對落後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之間形成矛盾,出現了腳踏車與行人、與機動車爭搶路權的情況,既削弱了共享腳踏車的便捷性,又增加了出行的危險性。

使共享腳踏車更好地融入城市,在每一寸“城市的毛細血管”中自由安全地穿行,需要為其提供規範的慢行條件。同濟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諸大建指出,政府應該使整個城市規劃和空間更有利於腳踏車,把汽車友好城市轉化成為公共運輸、腳踏車友好城市。深圳大學中國交通經濟研究所所長韓彪認為,深圳等部分大城市腳踏車道並不完善,很多地方沒有騎行條件,但是共享腳踏車定位於最末端的3公里,在微循環里完善騎行條件相對容易。

自從去年9月下旬廣州街頭出現首款無樁智慧型共享腳踏車,色彩繽紛的網約腳踏車已成為廣州街頭一景。

共享腳踏車行業前景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共享腳踏車項目商業計畫書》數據顯示,20xx年中國腳踏車租賃市場規模將達0.54億元,用戶規模將達425.16萬人,預計20xx年中國腳踏車租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1.63億元,用戶規模將達1026.15萬人。在未來幾年,眾多共享腳踏車企業會持續入局,刺激共享腳踏車向越來越多的城市延伸。

不管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共享腳踏車領域已經開始成為關注的焦點。今年8月中旬,摩拜腳踏車宣布獲得來自熊貓資本和愉悅資本的千萬級別B輪融資,隨後進入北京。9月2日,校園腳踏車共享項目ofo也宣布獲得經緯中國領投、金沙江、唯獵資本跟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與此同時,摩拜近日已經開始涉足ofo所專注的校園市場。

從汽車共享到腳踏車共享,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的戰爭看似將要打響。通過對共享腳踏車行業前景分析了解到,腳踏車共享是部分人的需求還是全民需求還尚需時間證明。一旦市場成熟,腳踏車共享市場最終可能還是被大平台收割,目前各家要做的只能是提升體驗,蒙眼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