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生態環境的建設者

書的封面上,是一張燦爛的笑臉,似明媚陽光的晴天,讀完書,我的心情卻有一絲沉重,如陰霾遍布的陰天。難道我們美麗的中國也難逃環境惡化的魔爪么?在惶恐中,在擔憂里,我讀完了這本書,有了些許的所思所感。

生命之間

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奇蹟,世界因多樣的生活而變得生機勃勃和絢麗多彩。

年少時的我們,對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充滿著好奇,誰不信以為真?達爾文不會,這位探索生命起源的偉大人物不會!他和母親關於生命的對話,或許就是開啟他日後研究殿堂的鑰匙。

《生命之間》這一章節,用了問答體的形式,讓我仿佛置身於與數位學者交談的環境之中,他們對生命的起源有著不同的看法。縝密的思維,細緻準確的推算,讓我在字裡行間也領略到他們淵博學識的儒雅風範……真是因為深知生命起源的複雜與來之不易,當我讀完小故事時,我的內心就如颶風在海面上肆虐,波濤洶湧。

我但願我所生活的環境是樸實,簡單,知足的。我甚至在某一刻渴望,自己也能像梭羅一樣,如魯賓遜一般,生活,創造於自己的雙手,沒有利益,沒有誘惑,更沒有追求,僅有對自然地敬畏與讚美。

我但願我所生活的環境是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我憐憫那些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找尋自己藏身之處的鳥兒和禽畜。在鋼鐵冷凝的世界,他們不能自由的鳴叫,不能暢意的覓食。也許你會說,鄉野不是很廣闊么?可你是否知道,鄉野間時而發出刺耳的槍聲,已經使他們脆弱的神經不堪一擊。

醒醒吧,尚有良知的小人兒啊!在痛心之餘,我的內心確燃起一絲亮光,並非所有的人都麻木,世界的角落還有一群人完美的詮釋這生命之間的美好。

我羨慕,小宇宏和山羊媽媽情同母女的濃厚的感情;我震驚,蒂皮和野生動物的親昵無間;我嚮往,南京市民對法國梧桐呵護的那份熱情……通過閱讀這一章,我百感交集啊!我是多么想付諸行動,在生命之間付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讀罷,看著美麗家園,我的心情有了放鬆,可是……

不堪重負的地球

我的心又一次被揪緊。當我聽到地球老人的自述,原來,遍體鱗傷的他早已無奈,唯有嘆息。當我看到小草的建議書,原來,流離失所的他早已孤寂難耐,只留傷心。

這一章,萬物的敘說如一根根芒刺扎在我的背上,我是否也在不經意間,成了加害他們的兇手,我的一個舉動,是不是無形中加劇著他們的痛苦。耳畔,久久迴響著微弱的氣息聲,隱隱的哭聲,我的罪惡感從心底裊然升起。

“人類啊,我們放過自然一馬吧,我們饒過年邁的地球吧!這也是在救我們自己啊。”我的內心深處不免發出這樣的呼號。“再不行動,就晚了!”

如今,由於過度墾荒開採,導致的土地沙漠化,使美麗的首都都蒙上了一層陰霾。“菲特”當道,颳起的大風捲起了漫天黃沙,殃及了多少無辜的人啊,他們被煙塵困擾!由於過度用水浪費資源,導致的水資源短缺,使多少人飽受乾旱的折磨,他們在缺水面前的無助,能否喚醒你去關上滴水的龍頭,龜裂的土地,能否引起你內心小小的波動!

你的內心是否有所擔憂?合上書,仰頭望向窗外的“夜空”,亮如白晝,內心又起波瀾,竟不知何時起,星星也不曾出現了!

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者,你身上的擔子是否很沉重!我,凝視這“美麗”,內心的慌亂不言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