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枯石爛.大節定不虧——評蘇武

揮一揮羊鞭,撥開所有榮華富貴;擎一根旄節,堅守大漢強國威嚴。他以十九年的堅守書寫著歷史不朽的傳奇,他以十九年的寂寞鐫刻出深沉難忘的國思。他,就是蘇武。

面對高官厚祿的誘惑,他毅然選擇赤膽忠心;面對被囚北海的困境,他堅定選擇不降匈奴。他,就是蘇武。

他肩負漢匈和平的使命跨越萬水千山,他離開繁華親切的長安奔赴匈奴領地。他,就是蘇武。

以一己之力渴求兩國和睦,以一腔熱血鑄起不屈氣節。他,就是蘇武。

在浩瀚的歷史舞台上,有許多人能夠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蘇武,就以他的錚錚鐵骨給歷史塗上了厚重的一筆。

北風怒吼,他與一輪清月為伴;茫茫北海,他與漢使旄節同在;冰冷地窖,他與大漠飛雪共寢。

他深處北方苦寒之地依舊不為“榮華富貴,封侯晉爵”而心動,始終“舍卻殘身終不悔”,將“生為大漢人,死做大漢臣”的信條奉行到底。他一直追尋著忠君報國的信念,從未動搖。任憑寒風似箭刺入骨髓,任憑大地冰封滿眼冰雪。他用他的錚錚傲骨譜出一曲千秋讚歌——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受住了飢餓,受住了風雨的洗禮,受住了寂寞,受住了無望的生活,受住了衛律的威逼利誘,受住了李陵的推心置腹。縱然前路茫茫,仍以緊握旄節的雙手抵抗著命運的不公,以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不降的決心,他以單薄的身軀迎著呼嘯的狂風,堅挺著,誓死不屈。

他用堅守,拋下匈奴許諾的尊貴奢華,在異族他鄉守望忠貞不渝的信念,空以一根光禿的旄節回顧中原,勾勒出一個動人的身姿。

他用執著,拾起大漢臣子的民族氣節,在枯朽之地創造不屈不撓的奇蹟,徒以一份滾燙的赤誠苟活於世,吟唱出一曲雄壯的豪歌。

在物質與精神上,蘇武以不屈的行動詮釋出精神之於物質的永恆;在浮華與信念間,蘇武以沸騰的熱血解答了信念之於浮華的不朽。

蘇武,以不屈的氣節征服了歷史,以他的不朽精神屹立於大漢的土地,永不磨滅。

有歌云: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聞笳聲入耳心痛酸。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白髮娘,盼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定不虧。終教匈奴驚心碎膽共服漢德威。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