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事件的真相

華容道事件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的事件。關大人以私廢公,放走了曹先生。這件事使關將軍的歷史威信相對減色不少。

讀過三國的都知道,關將軍原來是在劉備那個單位開工資的。徐州之戰,劉備那個單位暫時停產了,職工們都解散回家了。關將軍也只好停薪留職,到曹操那裡當臨時工。曹操那裡是財大氣粗的事業單位,給關羽的福利待遇當然也不錯。當然關羽幹得也賣力。比如主動承包了斬顏良誅文丑的“白馬坡工程”,而且出色地完成了定額指標。曹操便想把關羽這個臨時工轉正。當然關羽沒同意,不願意端曹操這個單位的鐵飯碗。他聽說劉備那個單位又開工了,便尋了去。

曹操和關羽就這么點關係,關羽就硬敢在華容道上隨便放人?這已經超出了自由主義的範疇。劉備實在應該讓審計部門查一查關先生的賬目,關羽到底吃了曹先生多少回扣?可是劉備只說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就屁事也沒了。

關羽由此擔了千古的責備。

現在許多人推測,這裡邊的事情大有文章。構想,當初關羽若是放馬過去,一刀結果了曹操那廝的性命,劉備還當得了皇上嘛?還不得乖乖地把漢獻帝接回來,劉備只能當皇叔。皇叔雖然比皇上輩大,可實惠就差多了。那亂鬨鬨的三國演義的局面就會改寫,也省得現在拍幾十集電視劇費勁了。

歷來的聰明人都明白其中的黑幕。當時曹操已經是籠中之鳥,派誰去逮,劉備頗是費心思的。交給張飛那個愣小子肯定不行,還不得把事辦砸了?交給關羽,可以讓關羽以私情放曹操走人,足可掩世人耳目了,於是,這一場政治黑幕,就這樣形成了。關羽也可以兩邊落得人情,何樂而不為呢?所謂明白人一點就透,關羽心照不宣,就欣然領命而去了。

事後,關羽裝著滿臉慚愧回來匯報工作,諸葛亮也假裝生氣,讓人真事似地把關羽綁了,要嚴格按制度辦事,定關羽的死罪。這時,第一把手劉備就及時出面了,替關羽說情,並主動承擔領導責任。諸葛亮先生也就就坡下驢了。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諸葛亮先生是領劉備工資過日子的,所謂堅持原則,一涉及個人利益,就不大好說了。孔明先生日後評職稱、晉級、住房,不都得靠劉備嘛?算了算了,於是“亮夜觀天象,天不滅曹”來了一通,也就糊過去了。

總有人不服氣,明明這是一件集體作弊案嘛?若諸葛亮執法如山,捉住關羽,大刑侍候,並耐心交代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關羽非把劉備招出來不可。但孔明先生是絕不會幹這種傻事的。孔明先生是在劉備企業里領工資的。這是問題的關鍵。

寫到這裡,想起一件逸聞,當年奚嘯伯先生唱《白帝城》時,改動了一句唱詞。即在劉備的唱段中,加進了“華容道上放曹操”一句。奚先生是深知劉備苦心的。這應該是華容道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