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菊之殤

又是一年金秋時,看慣了落葉的紛紛,碩果的累累,秋風的瑟瑟。倒不覺得秋天有多新鮮了。可是,不平凡的事就發生在平凡的生活中。

獨自一人,漫步鄉間,去尋得一絲心靈的寧靜。看著枯黃的土地,生著枯黃的草,吹著枯黃的風,不禁悲從中來,只得在嘆息中低頭行路。

秋風鳴,輕抬頭,忽見前方,一畝方塘,在夕陽下閃耀著紅光。那夕陽是如此的紅,紅得如血一般,染紅了一切。倏爾,微風輕輕吹過,乾枯的樹葉在樹梢上“沙沙”作響。不時有幾片殘葉從樹上飄落,像褐色的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飄著飄著,枯葉就在水面上漂出了美麗卻又讓人心痛的漣漪,一圈又一圈,如蓮花一般層層打開。此情此景,除了一個“愁”字,我再無法想出其他的詞來描繪。

然而,在這淡淡的愁中,中間夾雜著一股淡淡的清香,香氣綿延,讓我感到一種心靈的洗滌,一種精神的沐浴。尋著香味,想找出香氣的源頭。

環顧池塘,一個不經意的轉身,發現在池塘遠遠的一角,泛著微黃。那種黃色上淺下深的沉澱下來,很容易讓人才出她的真實身份——沒錯,她就是金菊。懷著一種喜出望外的心情,加快步伐,來到了池塘的一角。卻發現菊花已殘敗,金黃的花蕊覆蓋了大地,又被微風吹入了池塘,在風的指引下,飄蕩在水面。只剩下幾近枯黃的枝葉和少數的花蕊在風中搖曳,伴隨著夕陽,如血染一般,好一幅悽美的畫面。

“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淌……”一曲《菊花台》配合此景更合適不過了。曾有多少人在菊下熟睡;曾有多少人將自己的血濺在了菊花上。菊讓人們看透了紅塵,融入了她的懷抱……殘菊是如此動人、如此悽美、如此傷感……到底有誰能明白殘菊的心呢?或許沒有吧,或許永遠不會出現能明白殘菊的人。

但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人——陶淵明。淵明愛菊,屋舍前後種滿了菊花,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想必陶淵明一定明白殘菊的心,明白殘菊悽美的故事。也許,真的除了陶淵明之外,在沒有其他懂得殘菊心的人了。

“待到秋月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沖天香陣落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君怎會知吾心事?血染黃花無淨花。只願此花勝彼花,隨吾輕踩岸邊花。不惜與君同日生,只求與君同日死。彼岸花開開彼岸,奈何橋前能奈何?望君幻化為傲菊,吾只願為彼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