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

人事雙生,被苛待的降臨顯得何其瑟瑟。前奏里寫的冬雷易皺,驚醒了躲在楊柳里的黃鸝。你看啊,安穩的世間總是要由聒噪來點襯,我的冷暖我的喜樂其實都不是我的。

有人說當一個人愛上回憶時他就老了。我其實一點也不老我只是難過你信嗎。

小時候就知道人心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幼稚園那個能歌善舞的班長上國小後岌岌可危的成績被人笑開了花。同桌順手牽羊圈起來的我的橡皮鉛筆書本看來怎么也回不來了。玩笑追逐的夥伴摔倒後那個阿姨惡狠狠的眼神我這輩子都忘不了。領導視察前老師所做的準備和學生的傾力配合都顯得諷刺無比。左鄰右舍為著芝麻西瓜唾沫橫飛老死不相往來的故事作了茶後談資。不是沒有努力過,可是啊,我們學會愛這個世界終究用了巨大的勇氣。

小時候總在想為什麼大街上永遠反覆著匆忙,嘴臉橫生卻樂此不疲。長大了才知道啊,誰都有自己的一個小世界,安放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安妮寶貝說不要輕易去挑戰和考驗人性。人性經不起這些。它需要的是保全,餘地,推擋,遮蓋。突然想起國中某次課上,老師問一個同學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他說:“在黑夜裡蹲下來,抱緊自己然後聽聽心跳聲。”年少時不懂男生竟還這般矯情,而今想來他當初的眼神不知是不是可以用靜遠來形容。腦海的人影倒帶般閃過,本以為這會是一場盛世饗食,卻忘了夜發白天破曉分道揚鑣變得毫無預兆。我常在想,如若沒有之前的甜,是否此後的苦就不會變得這般深刻。張馳有度的季節里,頹廢的腳步愈加鏗鏘不知是好是壞。

小時候以為速食麵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父母口中的垃圾食品成為心頭至愛的時候,不知道作死的心態做了多少貢獻。大快朵頤時莫大的滿足感現在想來還真是無知。那種為著反抗的勝利慾望長在心裡像毒瘡,化膿,腐爛。生命那么寬,不計後果的叛逆在骨子裡卻狹隘得可憐。人們總是這樣,越不讓做就越上癮,妄圖用挫骨揚灰的壯烈彰顯價值。愚昧最大的壞處,是拿痛點來繼續折磨自己,把人格弄得越來越扭曲。當我可以拄著一顆心撐起生命里所有的殘忍時,願我還能有力氣擁抱。

小時候覺得一個人一輩子的說話字數是固定的,說完一個就少一個,所以小時候不愛講話,生怕日後變成啞巴。想起小時候上學路上經過的那戶啞巴的家,一間矮小漆黑的小房子。同齡的孩子每每經過他家都會覺得害怕,遇見晦澀艱暗的事物人類的本能就是逃避不是嗎。而大人卻會因為六合彩而對神秘的啞巴津津樂道,甚至上門求解。一個人如若克服了害怕,是因為他有了更深的恐懼。而信仰是一種存在,迷茫混沌時所有善良都將成為圖騰。

小時候會覺得只有過年才可以通宵,因為大人常說再吵再不睡就會被門外的狼叼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萬,威逼利誘好言惡語都是必備。比如我直至國中都沒少挨打,可現在想來卻感激那些棍棒,至少讓我知冷暖,懂人事。再比如今年寒假時老媽悄無聲息地幫我改簽車票說是為了讓我可以多在家裡呆一天。其實啊,冬天落雪時會有簌簌的聲音,雪化時會比平常更冷。世上最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我無比慶幸溫和寬厚的父親,嚴厲細心的母親給我正確完整的教育。

小時候的孩童沒有隔夜的爭吵。然螢火星星,我親眼看著身邊的人變換姿態。誰都有自己的不可挑釁,我討厭他們以自以為跟我很熟的模樣出現,開著並不值得敷衍的玩笑。曾有人跟我說,懂得隱忍是因為相信總有一天他們都得還給我。我從高二後就沒有這樣的勇敢了,我總是害怕撕破臉時的聲嘶力竭。善良本就不是被供奉珍惜的存在,他在逆風的隧道里睥睨我的軟弱。可惜當初我願意去相信去付出的時候沒有人珍惜,而今百花雖好卻與我無由。算了,歲月把嘴唇變寡味,自食惡果時的醍醐灌頂誰承受得起誰來。

小時候一直以為如果孩子肯主動向你分享他的珍藏,那么他是真的願意陪你玩。後來才知道啊,遙不可及的並非是十年之後,而是今天之前。彼時的他們或者是少個伴或者是多份心,無關於你。永遠不要對小孩子抱有期待,除非你能看著他長大,人心涼薄畢竟是從小練起。做家教時遇見幾個很可愛的孩子,已諳人事的我在稚嫩的他們面前明顯感覺不公平。也罷,我又忘過孩提時代多少人呢。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大人都說人生像個站台,有人會走又有人會來。現在想來,風絮滿城,側顏駐足的人其實不曾離開。瀝青碾碎驕陽,資源回收筒里的記憶都被清空。人這一生,一定要多交一些有用的朋友。他們可以去你家吃喝拉撒蹭wifi,他們可以來陪你喝酒聊天談夢想,他們可以為了你鋸木蓋房修下水道。他們不說你酷不說你優秀卻說你神經病,他們不陪你矯情不陪你沉淪卻陪你顛沛流離,他們不是親人不是愛人卻是你的獨一無二。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別人都叫我妹妹。今天被一個小孩子叫菜菜,驚愕之餘陡然想到,果然稱呼是代表了關係了的。妹妹,菜菜,想來都是親昵的意思。我知道自己有一個習慣,朋友中名字是三個字的我喜歡直呼全名,不熟的我會叫他們後兩個字。對於最親近的人,我喜歡叫他們阿某某,那種洋洋灑灑的熟稔感求都求不來。直面性的情感和矯飾後的勉強,親疏立見。你來,我當你不會走;你走,我當你沒來過。這是我最喜歡的句子之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我最喜歡的書名之一。它們當中都影射了太多承受。承受之輕,之重又何止。如果人生是一場歷練,成長褪去顏色剩下的恰是我選擇的,那樣多好。

小時候不明白父母出門不被告知的失落感是出於什麼,今天一個朋友要出遠門特地打電話告知我,突然間就懂了彼時的心情。感動並不因為別的,恰恰是年華里那份認真。我慶幸並感謝生命里所有的遇見。記憶一瞬間狼煙遍地,再一瞬間熠熠生輝。時光的年輪里,記憶微茫。隔著那些城市的距離,笑容穿不過熙熙攘攘。呼嘯而過的如若是阜盛的青春,只是希望我們會在某個恰當的瞬間,想起彼此,安然無恙。

小時候背課文是我最喜歡的事,因為我總是背的很快然後可以由老師欽點去檢查其他小孩子。洋洋得意的期間沒有絲毫對文字的領悟力,何其可笑。文學作品不可能也不應該是生活的完全的複寫,它總是按照作者的意圖和匠心重新製造出來的一個很有限制的世界。閱讀的過程是奇妙的,書中的顏如玉黃金屋都成為囊中之物時你就懂了。一個人去過越多的地方心境就越開闊,一個人讀過越多的書思想就越明智。所以我喜歡看遊記,那是心境與智慧的雙重結合,豁然開朗的滋味不知道多甘美。

小時候都喜歡光著腳丫滿世界晃,內心歸寧落實著黃土地燦爛的樸實。佛學選修課上打擊盜版的老師執意放一集四五百的《千年菩提路》,傳遞正版的力量。於是得見上座部佛教坐落的西雙版納,天空有著最樸素的姿態,屋檐有著最明媚的勾畫。沙彌抑或比丘都通過紗帳打坐,獨自經行,讓靈魂沉澱在凡塵貪痴間,充盈無可染指的神聖感。日漸發現,人這一生如若有幸,手握經筒翻越千山,看見格桑滿徑笑靨鋪城,該是生命莫大的饋贈。不由得嘲諷人心擁擠。暑假打工時遇見難得的暴亂,農民為反抗黑心老闆的私占土地在工廠門口守夜,後來發展為扔石頭砸人。我記得那天的天空格外明澈,所以把利慾薰心的嘴臉映襯得更加晃眼。一個朋友曾跟我說,一擊即碎的人不配追逐夢想,人事退場,你想不想看到最後結局其實只是你自己的事。果然,我也聽過很多道理,我也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長大變的這樣猝不及防,我們沒來由的就成為自己當初最厭惡的樣子。每一個在深夜來到海邊的人,靈魂是脫去衣服的孩子。故事不言而喻。

大提琴那種糾纏的停頓的質感做伴奏,午後的我百無聊賴地敲著鍵盤。至今尚不得領悟生命賦予文字的救贖,卻也懂得拿心境消遣的意圖有多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