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與一生

前人走錯了一步,將給後人帶來痛苦的一生。——題記

當年,淡水曾是人類最為豐富的資源,滾滾的江河水、甘甜的地下水給人們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然而,人們在無償利用水的同時,卻又毫不吝惜地將它們污染,留給後人無盡的災難。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又是一年清明節,又一一個下雨的季節,望眼欲穿的人們早早就走出戶外,去等待春雨的洗禮。

在歷史的記憶中,雨總是充沛的,總能給人帶來詩情畫意。“沾衣欲濕杏花雨”,那是春雨的細密;“黃梅時節家家雨”,那是夏雨的熱情;“秋風秋雨愁煞人”,那是秋雨的纏綿;

“燕山雪花大如席”,那是冬雨的飄逸。然而現在,這一切都成了不可觸及的蜃景。

北方下了“沙塵雨”,南方開始流行酸雨。

此情此景,等待春雨的人們,只能將淚化作雨滴,灑向清明時節的每一個角落。

路上行人慾斷魂

火辣辣的太陽,灰濛濛的天空,乾涸的河床,枯竭的水井。

水,現在已成了人們永恆的話題。

路上已經沒有了行人。

疾馳的汽車裡,坐著的只是疲憊的身軀和無奈的眼神。

沒有了水,就沒有希望,沒了精神。

長江還在,黃河還在,水,已不再!

以前,污染河水是為了賺取利潤。現在,揣著滿身的錢,卻沒了水。

以前為了錢,可以忘記一切。現在,為了水,可以將一切忘記。

只要有水,錢,算什麼?

借問酒家何處有

酒,曾是先人們最為經典的享受,“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那是曹操的感慨;“李白斗酒詩百篇”,那是詩仙的豪邁。如今,酒在哪裡?

劍南春呢?國宴茅台呢?

如今,沒了酒,只有酒精。

酒中摻水曾讓多少英雄拍案而起,大呼上當!如今,摻水反而成了一種奢望,因為酒精中已無水勾兌!

狂飲的李白呢?對酒小酌的東坡大師呢?沒有水還能有酒嗎?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杏花村,一個古老而文明的村莊。那單有良田湖,美池河,桑竹溪。村外,還有那騎著牛兒的牧童。

這曾經是定格在歷代文人心中最為美麗的畫面,如今,這幅圖景又在哪裡?

任誰也不會相信,那裹著鋼筋和混凝土的建築,就是昔日的杏花村落。這裡已經沒了湖,沒了河,沒有了溪,只剩下光禿禿、泛著白光的水泥地和人們乾裂的嘴唇。

前人一步短視的舉動,跟後人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

人們在等待,等待著無水的日子過去,抑或是等待痛苦的一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