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

你沒有理由沮喪/為了你是秋日/彷徨/你也沒有理由驕矜/為了你是春天/把頭仰/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強。這是汪國真寫的一首小詩。與大自然中的春光秋日一樣,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正如“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強”,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並沒有優劣之分,無需驕矜,也無需自卑,每個角色都一樣的重要,一樣的不可或缺。

記得小時候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兒在一天傍晚哭著跑回家,衝到爸爸面前,抽噎著說:“爸爸,學校正在準備一場表演,我想到舞台上去表演節目,可是老師把我安排在幕後做工作人員。嗚嗚……”爸爸摸了摸男孩兒的頭,並取下腕上的手錶,拿給他看。爸爸問男孩兒:“你看到了什麼?”“時針,分針,秒針,它們在轉。”爸爸又問:“它們為什麼能轉?”男孩兒疑惑地看著爸爸,搖了搖頭。爸爸取下手錶的後蓋,一些細小而又做工精細的齒輪、軸……閃閃發亮地呈現在男孩兒面前。爸爸微笑道:“沒有了齒輪,指針根本就轉不起來;同樣,沒有了指針,齒輪轉得再快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指針和齒輪是一樣重要的,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位置和作用不同而已。”在漫天霞光的籠罩下,男孩兒抹乾眼淚,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誠然,人的一生如在河裡行舟,船槳的划動就好比我們個人的努力,然而也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環境、機遇、天災人禍……它們如同河裡的浪,順水推舟,將我們推向社會中不同的地方,我們因此在社會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就像手錶里的指針和齒輪一樣。若說整個社會是一棵樹,我們就是樹上的葉子,或許我們將被各種因素推向樹冠,也有可能被推向樹腰、樹底,但是我們都一樣的綠,一樣的面向陽光,一樣的能夠為這棵樹的生長製造養料。

生活中,常常有人因自己身居高位而驕傲自滿,目空一切,也有人因自己身在社會底層而怨天尤人,忿忿不平。對此,我十分欣賞林清玄的《陽明山菜》中的農民的心態。它講述的是陽明山上的農民放棄榮華富貴,堅持種菜賣菜,堅守農民本色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伯伯,指著自己廣大的山藥田,自豪地說:“三十年了,我種山藥三十年了!”看到這一段,我十分感動,也敬佩這位老伯伯。他雖身為貧苦的農民,卻不肯賣掉田土以享榮華富貴,而是堅守農民的本色,辛勤勞作整整三十年。我想,他的心態是對“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無論是在大自然,還是人類社會中,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並沒有優劣之分。所以,無需驕矜,也無需自卑,因為每個角色都一樣的重要,一樣的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