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落日

曾經,我喜歡在太陽要下山時出門。

夕陽的餘暉在雲與雲之間盡情地揮灑,萬道光芒有序地交錯排列著,鏇轉更替著。白雲底緣的一溜金光似火焰將棉絮點燃,執掌起了滿天的晚霞。霞光歡呼雀躍,像舞動著的火焰傾瀉到人間,給靈秀的山水披上一層薄紗,在朦朧間又平添了一分晚韻。

灼灼歲序竟一下子在朦朧間失去意義。波光粼粼的水面,無法掩飾黃昏深邃的長空,展示那濕漉漉的純美。微風過處,看到河面上泛起的層層漣漪沖刷著水草,找到了“時有浮萍至,遠隨流水香”的淡雅和悠然。遠遠近近的蛙聲、蟬聲連成一片,交糅著潺潺水聲和遠處蘆葦盪的瑟瑟聲,構成了絕非矯揉造作的音符,世界便在這音符的跳躍中沉醉開去。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河邊蒼翠的樹枝在餘暉下都變成了金枝銅乾,熠熠發光,一路向前綿延不斷,好像整個世界都是光柱的儀仗。天空、河面、大地被自然色覆蓋。正是“秋水共長天一色”,再也分不開哪裡相接,哪裡相離,色調和諧統一,決不摻雜跳躍,全然單純朗麗。把種種紛亂和蕪雜全部抹去,同時也抹去了人心裡的堵塞,留下的是開闊的氣韻。攜著晚韻遨遊,聽著美妙音符前行。水從泥土中漫上來,濕透鞋子,刺骨的涼意一下子從腳跟湧上頭頂,不覺地一顫,一陣沁人心肺的暢意。再回頭的時候,天邊的光輝已漸淡了,樹幹變成灰白,樹冠皆成酡紅,而那酡紅愈發的濃了,也愈發的深了,終於一片昏昏沉沉了。一切甘願被自然掩蓋和埋沒,而這才是完美的自然。鄉野的最高魅力不就是自然嗎?

今天,我也像往常一樣出門。這時夕陽已西下,天邊剩下的一抹緋紅也已漸淡了……月亮已升得很高,遠遠的如姑娘秋水的眸子,皎潔而神秘,一切都綿延在濃郁的灰色當中,唯獨村外的倚在昏黃的燈光下的兩棟小樓不很清閒地展示著自己那強占了人家的土地還自覺威嚴的高傲。我的家鄉也要被“城市化”了嗎?也要成為“人口擁擠”、“交通堵塞”、“空氣污染”的城市了嗎?……

我帶著某種惆悵與失落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