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自己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愛你

前天晚上,有個二十四歲的妹子跟我談到自己的現狀。她曾非常愛自己的男友,一直把他寵到認為她為自己做任何事都理所應當:他考試前所有的重點都是她畫,甚至連小抄都是她給做好;住在海淀區的他家要叫快遞,他媽媽居然找住朝陽區的她來幫忙……姑娘從一開始為他做事覺得是巨大幸福到漸漸疲憊,漸漸覺得他成為自己的負擔。尤其是“跟部門出去旅遊,隨便一個男同事正常的照顧,都讓自己覺得比男友更加體貼”,結果,“現在我已經不愛他了,卻又不敢隨便分手,因為擔心也許分手後,就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換到五年前,我會詳細聽姑娘講述跟這男生相處的點點滴滴,跟她一起分析他的心態,找尋下這份感情的問題所在。而現在,我只是建議她:“愛情和生活一樣,需要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給自己多留一點餘地,不要總討好對方。”

其實,正是因為我自己也是付出型的人,才切膚地感受到這種人的癥結所在:不論是對戀人還是對其他親密關係,我們習慣主動給予,習慣在滿足他人需要的時候得到“被需要感”,再從這種“被需要感”中確認自我的存在,確認自己對他人的意義。而因為這種付出太過自然,漸漸便被接受者忽略,甚至連感謝的話都不再有。但人豈能只付出而不被滋養?心裡的愛一點點乾涸,於是結束這段已經空虛的關係,開始沉寂療傷,等傷口痊癒,再開始下一個輪迴。

是被際遇狠狠地懲罰了以後,我才相信,愛情原本該是一場四手聯彈的鋼琴表演。兩個人都有必須負責完成的部分。不要替代對方去生活,不要免去他本該承擔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首先專注於把自己的部分彈好,你的精彩,不能保證這段曲子沒有瑕疵,卻能讓大家都享受那些華彩的片段。迎接愛情的你,同樣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先為自己的愛的能力充滿值,才能在愛情中盡情舞蹈。

每個人的生命原本就是流動的,獨立的。你不能走進他的生命中,因為他不是一個口袋,不能將你封存;他也不能走進你的生命,因為你不是一條河流,不能把它吞沒。你們各自是一段鏇律,能夠和諧地互相纏繞共舞,卻也各有各的獨立靈魂。

昨晚讀張德芬的新書,她說到一個朋友困擾於丈夫已經一個多月不與自己做愛,她乞求、誘惑、憤怒,都沒有用,直到有一天,她感覺累了,沒有化妝,一整天都跟自己待在一起,讀書,聽音樂,抱著絨毛小熊起舞。丈夫晚上回來後,凝視了她一會兒,便將她拉進了臥室……

你看,你愛自己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愛你。

至於那種“以後再也找不到合適伴侶”的擔憂,姑娘啊,你想想剛剛跟謝霆鋒複合的王菲,想想60多歲找了20多歲男友的婚紗設計師verawang,想想60多歲跟20多歲的揚?安德烈在一起的杜拉斯……

那些精彩的女人,那些內心強大又充滿愛的力量的女人,命運不會允許她們的愛情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