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為話題的作文

微信——一款即時通訊服務的聊天軟體。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網頁快速發出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相比簡訊,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用的是流量連信息費也省了。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以微信為話題的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信與微信

一天清晨,微信在公園裡跑步,剛好信也過來散步。微信看著自己身上20XX最新款的運動套裝和腳上的nike酷跑鞋,抬頭看看對面的信,一件上上個世紀的舊袍,還發出一股餿味。微信用嫌棄的眼神看著信,想:現在不炫耀,那要等到何時再炫耀?微信大搖大擺地走到信面前,一邊扇著空氣,一邊捂著鼻子,說:“你這個古董,不僅老,而且醜,公園的空氣都被你污染了。”他又“嘖嘖”地說:“真是太噁心了!”信聽了,想忍一時風平浪靜,就不跟他這種小p孩一般計較。信笑眯眯地對微對說:“微信老弟,我今天還有急事要做,下次再聊吧。”說完,他就轉過身去,準備離開。

“慢著,打不過就想跑,簡直就是個膽小鬼!”微信叫住了信:“逃避現實的老頑固,我怎么覺得你長得越來越醜了?”說完,哈哈大笑,又接著說:“你看你,比蝸還要慢,人們想寄信,快得要兩三天,慢得要十幾天,讓人急都要急死了,看看我,就算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幾秒鐘也能收到,多方便,多快捷!“

信聽了,氣得頭髮都要豎起來了,但還是笑呵呵地對微信說:“在這個家族裡,你算老幾,我歷史悠久,30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使用我了,再看看你,不,300年,nonono,30年前你都還沒出生呢,人們在使用我的時候,你外婆的外婆都不知道在哪裡。”

微信火冒三丈,說:“你敢再說一遍,我有圖片、表情、語音、視頻……你留下來,真是太丟人現眼了。”

信又不緊不慢地說:“你的表情不能表達真情實意,只有用文章寫出來的才是真正的情感,你這個‘冷血殺手’”。話音剛落,信就捧腹大笑,心想:薑還是老的辣。

微信聽完,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來打一架吧!”信爽快答應。最後,微信把信打得落花流水,說:“肉還是小的鮮。”它站起來,大踏步地走回家。信躺在馬路邊,動彈不得,大叫起來:“誰來幫幫我啊!”

篇二:微信紅包

微信紅包是網際網路套用技術和傳統習俗的巧妙結合,強化了網路空間的交往,增進了感情交流的互動方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搶紅包也不例外。若不分場合地搶紅包,從搶紅包的閒暇消遣,演變為春節假期的家庭大戰甚至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冷落家人,疏遠情感,實在是捨本逐末。

面對這狂轟濫炸的搶紅包有人贊成,有人貶斥,就我而言,搶紅包的出現與發展是值得大力弘揚的。

紅包本身就是充滿祝福、幸運色彩的,而搶紅包就是不可阻擋的時代年味。

搶紅包是一種傳統習俗與現代科技文明的創新結合。人們根據時代的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合理地刷新、升級,乃至顛覆了傳統的紅包文化。

搶紅包本身只是一個遊戲,讓歡樂與時尚並舉。當這個遊戲在全國走紅並成為新年俗,它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內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網際網路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新樂趣和新便利。新春佳節是家人團聚、共敘親情的時刻,向親友派發紅包是傳遞祝福與關愛的民俗傳統。一些遠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時空為彼此送達一份心意,一些電商巨頭也藉機為觀眾奉上紅包大禮,給人們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歡樂。並且紅包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新的網上支付方式,帶點東西,可身上沒代夠錢怎么辦?不用怕,發個紅包就都搞定了,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大家。

但春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時光被紅包搶走,讓有的人不能容忍。比如某男子看不慣妻子瘋狂搶紅包,你到底要搶多少錢,我一次性都付給你!足見家人對你過分痴迷搶紅包的厭惡。

紅包,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是表示把新的一年的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

為搶紅包夫妻反目雖是一個個例,但這個特殊的事例,向人們發出警示:為搶紅包冷落家人、淡泊親情是買櫝還珠。正確對待數字通訊時代的新事物,用親切的交談和笑容維繫美好情感,珍惜親人相聚時的美好時光,當真誠交流和紅包傳遞相輔相成,人間的親情日漸親密而不被紅包稀釋,主次分明而不是本末倒置,才能消除親情的距離,更好更安穩地搶紅包。

篇三:微信的微運動

久久不上秤,一上嚇一跳,明晃晃的指針預示著胖了,重了,臃腫了,難看了,沒準也告訴你富貴病跟來了。突發奇想趕緊減肥,如此這般,才發現,一直以來全身上下似乎只有手指在運動,在幹嗎,玩微信的微微運動了。

早晨起來,一睜眼,先看看微信,手指一頓亂按著,看看微商有了哪些新產品,看看好友是在炫富炫恩愛還是炫旅遊,是在抱怨工作還是抱怨老公還是抱怨社會主義。看看微信新聞是在宣傳大家愛心救助殘障,還是哪個高官又被脫下了水,或者哪裡又發現了奇葩的長了三頭六臂的小怪物。手指的微運動,大有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偉大意義,可是全關心了天下,沒顧上管好自己的吃喝拉撒。

抱著手機衝到廁所,打著珍惜時間珍視友誼的旗號,繼續聯絡友人。哭窮的給句安慰,炫富的給個贊,想用積贊換禮物毫不吝惜的點幾個贊,看見寫的不錯的文章,按個轉發點個收藏,留著以後用,以後卻成了久久的等待。我們已經淡忘了看一篇文章,聆聽一種沉澱思想的感覺。

開始了路途中新一輪的微運動,日出了,日落了,照個照片,發個微信,見著美女了,拍個背影發個微信,煎餅果子發個微信,寶馬發個微信,爛尾樓發個微信,兩口子打架發個微信。不知不覺到了單位,利用一切機會繼續微運動,領導上面發言,與會人員下面發微信,工作任務需要靠微信聯絡,兩口子的暗號需要微信傳情,同事的悄悄話需要微信協助,於是大街小巷人前人後,大家的指頭不停地運動運動啊,於是乎我們只會微運動了。

晚上回家,蜷縮在床上,抱著手機總結一天的點點滴滴,瀏覽一天的微信,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似乎不做做這種睡前的微運動,都難以入眠了。微信又填充了我們簡單的一天,可是我們究竟收穫了什麼了,似乎是個需要進一步了解的話題了。

大家的調侃語錄,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你在這裡我在那裡,而是我們面對面,你拿著微信我拿著微信。雖然我們拿著微信在關心著這個世界,聯繫著一切親友,可是我們的世界卻越來越窄,我們的運動單一成了手指的微運動。

回到文章開篇的話題,如何減肥,放下手機告別微運動,邁開雙腿,去用腳步感知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