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文人的精神國度里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時間如白駒過隙,不變的是中華幾千年來沉積的文化底蘊,不變的是我對它們的熱忱與享受,不變的是我始終沐浴在文人的精神國度里。那裡有風花雪月,那裡也有春華秋實,那裡或喜或悲,或深邃或膚淺。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尋覓?燈火闌珊,月光如水,更有煙火、笙笛、麗人成群。一位老人獨身佇立,是誰?是辛棄疾。如此喧譁熱鬧的場面,如此令人思盼的元宵之夜,稼軒卻一人尋覓。帶著失意的心情,卻能在繁華無盡面前孤芳自賞,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他是否在尋覓一條人生之路呢?是該進還是該退?他是否在思忖著自己的未來?是該一身功名還是清高平淡?那是一種寂寞,是一種無奈,我所看到的,是一位文人在塵世中的默哀,更是有一種思盼。終得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沐浴在辛棄疾清高淡然的精神國度里……

“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軾與愛妻相伴不過十年時間,命運就無情地將他們隔於天上、人間。自此之後,東坡凡在深夜讀書,便有一種“紅袖添香夜伴讀”的味道。又是一個十年,一日夜晚蘇軾夢見自己的亡妻,夢見那過往的纏綿,不禁淚流滿面,知否?悲的可是那“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喜的可是那“小軒窗,正梳妝。明月夜,短松岡”?傷的可是那“夜來幽夢忽還鄉”,醒,夢消散,空蕩蕩?

應是“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我沐浴在蘇軾為愛痴狂的精神國度里……

我真的醉了,沐浴到醉了。我沐浴的是屈原投身汨羅江前的一聲高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悲憤感慨;我沐浴的是李易安思夫心切的一聲低吟“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無盡想念;我沐浴的是海子思盼期望的一聲等待“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幸福憧憬……

沐浴是幸福的享受,而我沐浴在文人的精神國度里,除了幸福,還有陶冶,更是一種“相顧而視,惟有淚千行”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