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

春天到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家燕返回家鄉後,便是共建造自己的家園,有時補補舊巢,有時建一個新的巢穴。記得小時候爺爺對我說:“燕子不進愁門。”我家堂屋有一個燕窩,每到春天,總有一對燕子來我家孵化小燕。那時,燕子在屋裡唱歌,群燕在藍天白雲間穿梭飛行,給我帶來歡樂,也是我們家鄉一道美麗的風景。燕子窩是燕子用自己的唾液拌著一粒粒泥塊壘成的。燕子的巢穴,是所有鳥類動物中最漂亮、最結實的,一根根細草和動物毛,被一點點泥巴糊得結實牢固,巢穴半圓形。許多鳥獸在人類追殺中,瀕臨滅絕,燕子卻“人丁興旺”,奧妙就在於燕子的智慧。雖然遠離了嚴寒的無情,雪霜的殘酷,但北巡南移並沒有讓他們悠閒地享受春天的美好時光。春雨淅瀝的天氣里,燕子會在草叢裡掠來掠去,像是尋找丟失的東西。

燕子來了,清澈的河水依舊是那么見底,挺拔的松樹依然是那么翠綠。小草破土而出,柳樹發芽。原野上一片春意昂然。輕盈的在春風裡蕩漾看見了,我看見燕子回來了雙雙對對的在屋檐下呢喃。慢慢的,緩緩的,柔柔的我步入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所有的鳥的共同特點都是怕人,它們將巢築在大樹和深山之中,以免遭到人類襲擊。燕子卻不然,它將棲息的鳥房建在人類房屋正堂的樑上,卻沒有人故意去傷害它,這就是燕子的精明之處。燕子似乎清楚地懂得,人類是既不能離他們太近,又不能離他們太遠的一族。過去,民間在蓋新房的時候,都會在堂方上釘上兩顆五寸長的釘子,放上一塊瓦片,等待著在春暖花開時,燕子飛進家裡在這瓦片上做窩來繁衍後代,然後年復一年,這裡也就永遠成了這窩燕子的家!

春天來了!高高的樹幹冒出綠油油的葉子,大地上冬眠的小草也伸出嫩嫩細芽了。萬物甦醒過來了,辛勤各種動物又在開始忙碌起來了。燕子是候鳥,鳥綱燕科,捕食昆蟲,故為益鳥。“燕來不過三月三,燕走不過九月九”。人們總會把燕子跟春天聯繫起來,柔柔的春風,飄忽的細雨,花草叢中優雅翩然的燕雀,透露出春天的溫暖氣息。在暖陽覆蓋的藍天下,疾飛的黑箭射穿了金黃金黃的光環,騰躍在沒有約束、沒有煩惱的雲霧裡,自由自在地尋覓著明天的幸福和歡悅。期盼著未來的美滿而踏雲破霧,尋找著重建家園的基地目標,機敏地盤鏇著,艱辛地奮鬥著。有誰能說清這可愛的小燕子,在前世里造了什麼孽,南來北去、長期沐浴在萬紫千紅、鳥語花香、山清水秀里的苦衷。老人說:三月三燕子還沒來,那今年就有災害。九月九過後,颳起了重陽風,天漸漸冷了,此時已不適宜燕子在這裡繼續生存下去,燕子飛回到遙遠的南方去越冬。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每當春天來臨,我都會想起這令人興奮不已的曲調,哼起它仿佛又回到了那天真無邪的童年,赤著腳在小院裡和村裡的幾個孩子一起捉迷藏、逮狗娃、玩石子……而一身黑油油發亮的背羽的燕子,在小院上空飛來飛去,我們高興得蹦阿跳阿地玩個沒完沒了,整個小院成了我們歡樂的天堂。燕子給人們帶來歡樂,也帶來煩惱。特別是今年剛好趕上h7n9,人們都害怕這些南方來的禽類,燕子回來了燕窩神秘地不見了。燕窩沒有了,這些燕子只好重新銜泥築巢。燕巢築好後又被人捅破,燕子再築巢,可是燕窩剛築成,又被人捅破了。但是,燕子依然在不懈努力築巢,辛勤的奔忙,為春天的絢麗家園平添活力。據說,燕子是多情的。每年,春風還薄薄的時候,它們就從老遠的地方回來。回到舊日曾住過的雕梁藻井、檐下廊邊,細語商量不定。它們忙了剪風裁柳,忙了銜泥做窠,又忙了呢喃訴說許多遠方可悲、可喜的故事。年年從不爽約。

有時趕上春夏節假日回老家,看見窯檐下燕子側影飛過,似乎我的童年快樂就顯現在眼前。在我童年的思維里總想到燕子也有粗心大意的時候,像我們小學生一樣丟三落四的,找不到鉛筆頭。燕子成雙成對,燕子一般一年兩次育雛,當燕子窩裡孕育出了新生命的時候,母燕子在家裡保護著乳燕,而公燕子到處覓食,一趟一趟,一天到晚不停。小燕子嘴巴黃黃的,嫩嫩的,每天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呆在窩裡,伸出腦袋,等著老燕子銜回來的食物。如今燕子很少築巢在農家院裡,現在的農村建設逐步城鎮化,老房子老窯洞不復存在,新房子建得如城裡一樣精緻,哪裡還捨得燕子的定居。難怪老人們說:“如今燕子也越來越少。”再唱起小燕子的童謠,對未來人如同童話一般的遙遠。我只希望h7n9狂躁的今年,北歸的燕子們能被往年的主人們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