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樂土

小時候,喜歡仰望天空,無論晴天陰天,霧天雪天……喜歡它的純淨,它細膩的情感。有時想像一隻小鳥在空中翱翔,有時把自己當做一隻蝴蝶,迎向那一抹撲鼻的花香。仰望得累了,低下頭時,便看見了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安徽亳州。在我的印象當中,有許多人不了解亳州。成長的歷程中,我更多的了解到,許多外地人並不怎么喜歡安徽人,在他們的印象中,安徽人就是愛惹事,喜歡打架而且越打越熱火……聊到這裡時我會感到很尷尬,所以很多時候人家問我是哪兒的,我會直接說,我是亳州的,很多人就會問,“亳州在哪兒?”作為一個亳州人,我感到有些失望。越發覺得,我要介紹一下我的家鄉了,儘管我對自己的家鄉,還是不太了解。

亳州建市很晚,2024年建市,在眾多的大小城市中,他算是年輕的,但若論起歷史文化,他毫不遜色。歷史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時期,神農之後的姜姓焦國便曾遷到這裡。古稱譙,在亳州,更是出了老子、莊子、曹操、華佗等歷史文化名人。

亳州也有許多美食,像銅關粉皮、亳州牛肉、曹氏魚頭、華佗悶鴨、蘇趙梨等。當然蘇趙梨應該不算美食,在水果之列。但說到它,我倒真想好好說說。

蘇趙梨,產自亳州市龍楊鎮西北角的蘇趙莊,地處亳州市的最南端,它酥脆可口,甜中帶香,果肉純白,味正多汁,食之無渣,落地即碎。關於蘇趙梨,也有一個小故事。

明朝末期,村民為避兵亂而“跑反”,返家時,從西北河套裡帶回一棵梨苗栽在村東水塘邊兒,本不以為意。誰知這兒的水土獨特,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蘇趙梨。此後蘇趙梨便發展壯大起來。據說在清道光年間,蘇趙梨與碭山梨同為貢品。碭山人以蘇趙梨與其碭山梨齊名而不服,公舉三位有名之士,推三獨輪車梨專程來碭山,要與蘇趙梨一比高下。經眾人反覆品嘗,竟難分優劣。後來雙方協商,以梨的酥脆定輸贏。蘇趙人取梨一隻,平放凳上,食指往梨上輕輕一按,梨子立即兩半。碭山人大吃一驚,取其梨試之,用上全力,梨子僅僅脫去一層皮。碭山人服氣了,蘇趙梨的名氣也因此更高一等。

夏天了,如果能來一個香甜可口的蘇趙梨,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說的有點遠了。下面聊一聊我所生活在的家鄉吧。

我生活在利辛縣的一個小小的村莊裡,雖然貧窮,但也快樂。也像其他的孩子一樣,有過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

那時的樂園,就數村東邊的河壩了,我們這邊沒有什麼山,只有一條長滿了水草的河,河岸上的水壩也種滿了各種樹。無論清晨傍晚,都像是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再加上朦朧的霧靄,仿佛仙境。夏初時,置身這裡,就被一陣陣不可阻擋的桐樹花香包圍著。下午的時候,夕陽會透過樹葉照進來,一道道的光線在寧靜的河岸徜徉著,我會一直坐著,直到夜幕降臨或者媽媽喊我回家吃飯。吃飯當然重要,看《西遊記》同樣也很重要,那時村裡的人都很窮,只有小偉他們家買了電視,裝了天線,雖然看孫悟空打妖怪時電視螢幕上會出現刺刺拉拉的雪花,但大家似乎都很享受這種氛圍,因為長大後就很少再有這種很多人擠在一起的感覺了。小偉脾氣不太好,看到廣告時間一到,就立刻關了電視,於是大家便無趣的走開了。

我還是比較喜歡東邊的河壩。秋天來的時候,落葉與落花齊飛,雖然我說的落花,也不過是一些不起眼的蒲公英,但在陽光的映襯下,卻顯得特別好看。一場雨後,我會跟著村里其他的孩子去采“地皮”,它們長的薄薄的軟軟的,像是掉在地上的木耳,指甲蓋般大小,收起這些東西,把它們洗乾淨放在鍋里炒炒,就時一頓可口的美食了。有一次我撿到一塊手掌大小的“地皮”,高興地跳了起來,卻不小心踩到了一條蛇,它向我衝過來。最後我拿著傘沖它亂打一通,最後把它打死了,一股罪惡感湧上心頭……父輩們會給我講一些鬼故事,傳說之類的東西,大多跟蛇有關,因此我對蛇,有著一種莫名的恐懼。而那座我打死了蛇的水壩,我也就很長時間都沒去過。

直到後來,這座水壩被推土機推平了。因為土地不夠用,要重新開發。那時我十歲,第一次看到推土機,這個龐然大物騰騰從眼前過去的時候,我非常害怕,小時候,這座水壩便成了一片凹凸不平的黃土地。隨之而來的便是洪水、旱災、非典瘟疫……這些年真是被這些東西折騰怕了。而當我開始了解這個社會的時候,才知道並不只是我們這個不為人們所知的地方發生過災難,也不止只有這些災難。

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樹少了,夏天變得更加燥熱;田間地頭扔滿了打農藥的袋子;收完麥子後,會燃起一片片燒麥茬的火,那幾天籠罩著漫天煙霧,即使喝水都要小心別把灰塵也喝進去;原本能洗澡的天然澡堂東溝已經不能在夏天再為我們解暑了,水裡散發著令人難以忍受的腥臭……天下道源的亳州似乎並不那么淡定了,並不能無為而治了,反而有為卻越發不治了。

但也有欣慰的地方,那就是走在小路上聞一聞路邊的野花,還很香;鎮上每年農曆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的廟會還很熱鬧;高中學校大門上郭沫若的提筆,還沒有損壞……如果可能,我希望我的旅行,在門口就能完成,希望以後的每個孩子,都能品嘗到我們兒時的快樂。

以後回家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家鄉會有怎樣的變化,都無法預料。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走進亳州,了解亳州,然而我更希望我們能關注自己的家鄉,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