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目標不是人生的全部

僅僅一個目標,不能作為人生的全部;否則,實現了它而沒有新目標,我還有什麼全新的生活呢?

——題記

斯爾曼是一名殘疾青年,憑堅強意志戰勝了自己,越過了世界上一個又一個高峰。可是他在實現登山夢後,自己卻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他除了爬山,沒有其他目標可以去實現了。一個錯誤的目標觀念,讓他走上了人生的絕路——自殺。

“自殺”兩個字,讓我聽起來感到驚悚的詞,也讓我想到了許多。一個功成名就的登山者,為什麼會選擇自殺呢?我想,這是斯爾曼把登山作為人生全部的原因吧;我想,如果他可以去思考更多的目標,他會追求更高尚的生活,體現出生活的樂趣;我想,如果他可以去思考更多的目標,寓所里的自殺事件可以完全避免;我想,他失去了新的目標,那是一種非常悲慘的人生悲劇。我感慨到了“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方向,沒有人生”的哲理。他的死,警醒我們如何正確看待目標。有自己的目標,的確是好事;如果把僅僅一個目標作為生活的全部,那就會體會不到什麼是真正的生活了。沒有更新目標而自殺,是一種多大的悲劇啊!不管目標實現了,還是功成名就,都必須給自己一個新的目標去繼續實現。

47年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功利面前,他想:“我還有什麼目標呢?”於是4年後自殺了。這是我語文老師給我講的一個故事。把僅僅一個目標作為人生的全部,生活自然會失去它的多姿多彩;沒有了生活的多姿多彩,他自然會選擇放棄自己的人生。當我想到這樣的人時,讓我揪心,也令我深省;如果連舊目標都沒有實現,並且沒有了新的目標,我想,他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當今,隨著中國教育的發展,學生競爭實力越來越強。比如高中生吧,為了自己的目標,每天壓力大的喘不過氣來。每年高考查分,有些人沒有實現自己的舊目標,但是他們之間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一部分人會根據自己的愛好等,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實現自身價值;還有人把學習作為人生的全部,等到鹿死他手的時候,他嘗到了一蹶不振的感覺,失去了新的目標,感覺到了自己沒有什麼如人的地方,他們心中唯一的選擇就是自殺。高考後“墜樓”“跳橋”……警醒著我們如何正確看待目標。因為時間因素,導致完全不能實現舊的目標,要去總結教訓,樹立新的目標,並勇敢前行。

說到這裡,我也提起我有自己的教師夢。無論是否實現,我也不希望日後沒有更新目標去追求。如果我當不了教師,我可以當其他適合自己的職業,難道就非得把教師夢作為人生的全部嗎?

單一目標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讓僅僅一個目標去駕馭自己,而是去在實現舊目標後,樹立新目標去實現,循環往復,生活將如此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