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過程

2024年悉尼奧運會上有一場經典對決,是在熊倪和薩烏丁之間展開的。

從比賽一開始,薩烏丁就成為全場的主角,他完成的每一個動作都標準優美,甚至無懈可擊。前五輪中,熊倪一直落後於對手,甚至在第五輪過後,又落到了墨西哥選手普羅塔斯之後,名列第三。最後一輪的角逐,薩烏丁因為所選動作難度係數過高而失誤。鋼鐵般堅強的熊倪,在最後一跳中完美發揮,以81.60的高分一舉超越薩烏丁和普羅塔斯,奪得了一枚對中國跳水隊而言至關重要的金牌。

熊倪贏了,薩烏丁輸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們該說熊倪是英雄。可是,我看到了一篇關於這場比賽的報導,題目卻是“兩個英雄”。文章說,薩烏丁為我們帶來了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而熊倪憑藉超強的意志和穩定的發揮贏得了這場比賽,他們都是英雄。

不錯,莫以成敗論英雄。體育場上的角逐並非只是為了金牌。享受比賽,享受過程,享受奧林匹克。享受過程,不錯,我們看到,薩烏丁享受的是一種展示自我的過程,而熊倪則是在過程中感受到了超越的快樂。

我剛上初三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只問耕耘,莫問收穫。天道酬勤,只要全心付出,結局一定不會令你失望。老師的話也許過於絕對,畢竟勞而無獲或多勞少獲的例子並不少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付出後可能沒有收穫,但要想有所收穫,就必須付出。守株待兔的例子不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只有把過程中的每一步都踏踏實實地走好,才具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然而,成功並不是僅有這個就足夠的,還要有一點幸運的成分,比如赤壁之戰中的東風。但孔明只有一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向天借得東風,所以結局往往是無法預料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眼睛盯準前方,沿著這條路堅定地走下去。“我們無法把握結果,但我們可以享受過程。”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把過多的目光投向結果,一心想要達到某個目標時,我們有時便會因為承受太多的壓力而失利。所以,我想與其盯緊勝利給自己加上無謂的包袱,還不如享受過程本身。多數時候,過程決定了結果,如果你在過程中投入了全部熱情和精力,難道結局還會辜負你的勞動嗎?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在學習這事上做一個勤勤懇懇的農民,而不是一個靠算計和投機取勝的商人。

我的願望是:享受過程並笑到最後;不刻意追求結果卻能取得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