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關於家風的議論文

高一關於家風的議論文篇一

每個人的家庭都有家風,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它影響著我,告訴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我的媽咪很孝敬老人,她影響了我,讓我懂得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孝敬老人。

不知怎么的,在我5、6歲那年,我奶奶的了一場很嚴重的病。媽咪每天呆在奶奶身邊陪著奶奶。奶奶天天躺在床上,不能吃東西。不管吃什麼,她都會吐出來,吐的到處都是。但媽咪不怕髒,她總是很貼心。

這時,我對媽咪說:“媽咪,您不怕髒、不怕臭嗎?”“孩子,你怎么可以這么說呢?奶奶是我們的家人,再說奶奶生病了,她很難過、很痛苦。我們更應該體貼入微,怎么能嫌棄呢?”媽咪摸著我的頭說。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後,媽咪又拿起毛巾,大步跑到奶奶身邊,又是幫奶奶擦手,又是幫奶奶擦臉,還一邊安慰奶奶:“媽,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嗯,奶奶,我會陪在您身邊的!”我插嘴說。奶奶點點頭。在我們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奶奶終於恢復了健康,我們全家都特別高興。而媽咪無微不至照料奶奶的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還有一次,姥姥的手臂被撞壞了,立刻送到了醫院。聽到這個訊息後,我們趕忙跑到醫院照顧姥姥,媽咪跑東跑西的,拍片兒、辦住院手續、交款、取藥,忙的連喘氣的空都沒有。這時,我才知道媽咪到底有多忙。我跑到姥姥的床邊,坐下來,說:“姥姥,我來陪您!”姥姥高興地點點頭。過了一段時間,姥姥的手臂好了,媽咪也放心了,我們大家都可高興了。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媽咪的孝心讓奶奶、姥姥倍感欣慰,同時,媽咪用她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讓我家的優秀家風代代相傳。

高一關於家風的議論文篇二

回憶以前所發生過的事,讓我不禁讚嘆不已,是父母教會了我如何做好一個人的基本準則。

我們家是在方山頂上開農家樂的,記得上一次,我帶著叔叔、阿姨去我家吃飯,那些阿姨們十分耿直,所以個個都非常相信我。走到家時,他們點了一些菜便出去遊玩。打十二點過後,他們又回到了這裡,在熙熙攘攘的遊人中終於看到了他們那慈祥的面容。“來了,來了!”我高興地喊著。在結賬之時,他們還格外表揚我。面對他們,我總是在母親的衣服後面躲躲藏藏。他們走後,我發現抽屜裡頭還有一個錢包,看樣子這錢包十分名貴,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我把這個錢包交給媽咪,媽咪對我說:“做人要誠實,你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就應該從小養成講誠信,懂禮貌。我猜他們還沒有走太遠,你趕緊追上去,交還給他們,別讓他們在那裡著急。”話音剛落,我就一路飛奔,果然在一顆大樹下面看見他們正在找東西。我大聲喊道:“叔叔、阿姨,你們找的東西在我這裡”。他們一雙雙眼睛如一顆顆藍寶石一樣望著我。接過錢包後,他們十分感謝我,一邊表揚我,一邊從那皮包取出一張100元錢,放在我的手上,叫我放在衣服的包包里,我再三推辭也盛情難卻,只好收下了。走回家後,馬上將這100元錢交給母親,她對我說:“這是你的獎勵,我相信你一定能把它存起來的。”我被我媽的話深受啟發,於是一丁點兒垃圾也不敢亂扔了,畢竟你扔的垃圾是破壞環境的。你扔了,還不是有人辛辛苦苦的為你撿拾垃圾。

我們做人要誠實、講信用、講文明、樂於助人……那你就會是一個人們最欣賞的學生。

高一關於家風的議論文篇三

家風,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家風,就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良好風氣,它促使我們走向文明,促使我們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也擁有一個良好的家風:腳踏實地,不尚空談,勤儉節約。

這些家風都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我作為家庭的一員,也應繼續八家風傳承給下一代。

腳踏實地要求我們做事從實際出發,不應妄想一步登天,不尚空談教會我們不能吹牛皮。

我的爺爺原來是村裡的副主任,因村里要選拔新一任村長,爺爺是其中一位人選,但是人選中並不是爺爺的實力,有的開後門,依仗家裡人撐腰,自以為是可以選上。而爺爺他憑著自己的能力走上了村幹部的職位,因爺爺為人善良,有責任心,而被村民推薦為村副主任,又因為算盤打得好,成為村里名副其實的“神會計”在村里選拔那一段時間中,其他人都是有開後門有吹牛的。而爺爺,他從來不說大話,只是用實際行動去證明。他整日整夜廢寢忘食,想著怎樣建設村子,在爺爺的帶領下,村子走上了“致富”之路,村民都選爺爺村長,其他人只是一嘴大話:我選中了!

這件事是爸爸跟我說的,他讓我學習爺爺的良好習氣。我懂得了:凡是要用實際行動去證明,不能光顧一張嘴巴,只有用腳踏實地,不尚空談的態度去對待每件事,才會事半功倍,如果妄想一步登天,愛吹牛皮,就會事半功倍,爸爸教育我從小就應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從小事做起,學習讓我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去努力,去爭取,去奮鬥,讓我會用實際行動去證明我能行!讓我不吹牛皮,不說大話。

現如今,中國的礦產資源已在日益減少,而人們卻總以為中國的資源永不枯竭,以為浪費一些不足為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