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關於寬容的議論文範文【三篇】

【篇一】

寬容像一滴點綴在花瓣上的露珠,雖然微小,但卻可以滋潤花朵;寬容像扁舟,泛濫於汪洋之上,才知海的寬闊,寬容像一杯熱茶,溫暖了冰冷的心,寬容像永不熄滅的火把,點燃了冰山下將要熄滅的火種。

雨果曾說:“貴的復仇是寬容。”林則徐曾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有位先哲曾說:“人如果沒有寬容之心,生命就會被無休止的報復和仇恨所支配。”

林肯參選總統時,他的競爭對手想盡辦法在公眾面前侮辱他,為難他。儘管如此,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後,在選擇內閣成員與他一同策劃國家大事,他不選別人,卻選了那個競爭對手。”林肯說:“我知道他從前誹謗過我。但為了國家的前途,我認為他最適合這份職務。”果然,任職後,那名曾經的對手為林肯以及國家做了做了許多貢獻。過了幾年,林肯被暗殺後,當年那位對手說:“林肯是世人中最值得敬佩的人,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包布·胡佛是一位著名的試飛員。一天他表演完畢後,準備駕機飛回洛杉磯,飛機升至空中300米的高度時,兩個引擎突然熄火。好在胡佛的駕機經驗很豐富,操縱飛機成功著陸,沒有人員傷亡,只是飛機遭受了嚴重損傷。迫降之後,胡佛的第一個行動是檢查飛機的燃料,他所駕駛的是螺鏇槳飛機,油箱裡裝的居然是噴氣式飛機用的燃料。那位年輕的機械師為自己犯的錯誤極為難過,但是胡佛並沒有責罵那位機械師,甚至沒有批評他。相反的,他用手臂抱住那位機械師的肩膀,說:“為了表示我相信你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我請你以後繼續為我保養飛機。”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原諒比批評更能讓人醒悟。

大海的寬容包容了從四面八方奔騰而來的江水;森林的寬容包容了許許多多的蔥蔥綠樹;大地的寬容包容了世間萬物;天空的寬容包容了無邊無際的藍天……寬容是德,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以一個寬容的心包容別人的批評或過錯,這樣,對手也可以變成摯友。沒有寬容,何來友誼?學會寬容,在待人處事方面要寬容,不做一個斤斤計較的人。讓生活精彩每一天!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便叫寬容。

【篇二】

“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容。”安德魯?馬修斯在《寬容之心》中說了這樣一句啟人心智的話。

―題記

在我心中善於原諒就是寬容的起步,因為有這些人從小在身邊感染著我,讓我學會了―以微笑去原諒,去寬容別人,才會得到更多人的寬容。

爸爸對我說過:“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腳時,不要發怒,露出一個寬容的微笑,然後輕輕地說一聲“沒關係”,這是―寬容。當他人不經意弄髒了你新的襯衫,不要發怒,露出一個溫暖的微笑,然後輕輕地說一聲“沒關係”,這是―寬容。當別人因失誤而拿錯了你的東西時,不要發怒,請你露出一個燦爛的微笑,然後語重心長地說一聲“下次記得注意點”,這是―寬容。

當別人心直口快地說出一些傷害到你的話時,不要發怒,冷靜下來,多分析別人說的話。不要敵視別人,不要把別人的話一直掛在心上。這是―寬容。當別人做了一些對不起你的事時,不要發怒,冷靜思考,想辦法補救。請你不要責備他們,而是原諒他們。這也是―寬容。當別人無心傷害到你身邊的人時,不要發怒,想辦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盡力去幫助受傷害的人。請你不要責怪他們,而是幫助他們改正錯誤,把他們引入正途。這是―寬容。”“寬容是什麼?寬容就是大度的去原諒別人,在別人做錯事時不怪責他們,而是以平常心對待。

國小1年級的一次體育課上,我和幾位女同學玩著跳皮筋,那位同學跑來搗亂,我們嫌他煩並把他推走。“啊!”他後腳踩空摔倒了,耳朵摔在了花壇的尖角,流出了鮮紅的血來。我害怕地捂住了嘴,恐懼地畏縮著,周圍的一切仿佛都要把我吞噬掉,迎面是無盡的黑暗。我大腦一片空白,什麼都是恐怖的,只想離開這個讓我害怕的地方。老師帶著那位同學到了校醫室,他的媽媽來了,老師面無表情的把我叫了出來。我害怕極了,雙腿發軟,就連平時看來很溫暖的東西現在好像也變成了魔鬼,獰笑著。“阿……姨,……真對不起。”我結巴的開了口。

“呵呵呵……”阿姨和老師笑了起來,我感到莫名其妙。“其實他傷的不重,你不用擔心,回去上課吧。”阿姨率先開了口。“可是……”“好了,快回去吧。”老師微笑道。我走進了教室,下課後便找了我的好朋友問了他的情況,原來那位同學的耳膜以前有做過手術這次只是流血,不是很嚴重。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阿姨卻原諒了我。讓我也學會了―原諒。

以微笑去原諒別人,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因為有你們在我的成長中我才懂得擁有一顆寬容,善於原諒的心是最寶貴的。

【篇三】

世間有著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人與人、事與事之間彼此交織,錯綜複雜,結成了一張巨大的網,我們稱之為生活。

試想有一天,這張大網中某一個環節出了一點小小的紕漏,我們該如何看待?

當下,打開電視,翻開報紙,點開網頁,批評聲、斥責聲鋪天蓋地而來。小至某個明星在某個活動環節中用語不當;大至某些政府機構處事莽撞不公,總是不乏一批又一批的記者、評論員、網友及時地指出他們的錯誤,毫不客氣地批評、評說他們的種種。末了,總不忘說出他們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及貌似無比美好的希冀……久而久之,一種大受歡迎的新型職業迅速發熱,美名曰“批評家”。

我們常說,批評使人進步。但現如今,是否該加上一個前綴:“什麼意圖的批評”呢?

人非聖賢,孰能無錯?錯了就錯了,大家都是普通人,誰沒有失誤的時候?既然有人已經發現問題,犯錯者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何不就此打止呢?可許多人並非如此。他們抓住時機,大肆宣揚,滿腔憤怒,慷慨激昂!最重要的是,這之中還不乏一大批不明事理者。於是,一個又一個“XX門”接踵而至,義憤填膺的指責鋪天而來。同時,也不乏某些冷靜者“理性”的質疑:或許,大概,這只是炒作吧……

想想,這是何必呢?

我們何不真正冷靜一點,置身他人,做一個簡單的換位思考呢?大家都是網中人,生活、工作都不容易,何不彼此遷就理解。我們常常不自覺的把自己當作一位資深評審,用自以為嚴格、客觀的標準評論周遭。可事實是:周遭的一切未必就是需要我們評點的選手,我們也未必就真的很稱職,很客觀,或許我們的種種憤怒,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並將之強加於他人身上而已。而已。

以上種種,只是當下。真正痛心的還在之後的種種。

當使者已逝,我們終於在突然間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正確的評論。這是一種進步、一件值得寬慰的事情嗎?我並不這樣認為。在我看來,這恰恰使死者難以瞑目,給社會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永遠的遺憾。當我們終於看到了他的功績,對他心生尊重與懷念時,他卻已永遠的離開。多少優秀的人,多少優秀的作品,都只能在悼念者用懺悔的淚水澆灌的土壤中,重新開出鮮艷的花朵。

想想,這又是何必呢?

在生活這張大網中,我們彼此牽連。懷著一顆溫暖的心,善意的對待他人,及時寬容,及時說出心中的溫情,及時享受生活的美好。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