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談“中國夢”

XX年領導班子換屆後,“中國夢”一詞被納入了共產黨的話語體系,並成為了中共第五代領導集體的執政理念,其旨在號召中國人實現民族的復興。看到“中國夢”這個詞,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美國夢"了。的確,這次“中國夢”理念的提出使用了類似"美國夢"的表述而沒有用中共傳統的表述,淡化了權利意識,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共以往的古板作風,得到了許多人民的認可與支持。黨和國家宣傳得力,全國普遍積極回響,開展了各種主題活動。 //我以為,儘管中央如此要求,但我們當下應該做的不是回響與回響和更積極的回響。相反,我們需要的是靜下心來,對這個理念進行理性地分析與批判。因為這時的批評可以引起反思,從而很有可能較早地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而不一定非要等將來讓結果來說明一切,走不必要的彎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且實際上,時間已經證明,不斷質疑才能找到真理。所以,本著對人民對民族對國家負責的態度,我有幾句話要說。 //中國人普遍“缺夢”,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於是黨中央就號召人們樹立一個全民族共有的“中國夢”。“缺夢”當然就該“補夢”,再合理不過了,所以趕快行動!但是這就忽略了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中國人為什麼缺夢?不弄清這個問題而只去簡單地推行一個夢,就猶如身上皮肉爛了卻只去拿一塊新皮蓋上,而不去查看體內是否有炎症。雖然一時能呈現光鮮的樣子,但時間一久問題便會更棘手的重新擺在我們面前。 //中國人為何缺夢?在我看來根源有兩個 //其一、中國人民在過去的千百年之中一直忍受著物質的貧乏——一家幾口人只有一條褲子、每年到三月份家裡就斷了糧……這種現象在現在仍然不能說不多,更何況是千百年前。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確,在這種惡劣的經濟基礎上,人們能有的唯一夢想是什麼?無非是明天能有口飯吃罷了,不會想什麼人生、幸福。而實際上,民主自由這些體現人民利益的普世價值最初也是從那些有錢人中發源的。 //其二、中國人民在過去的千百年中一直受專制主的思想奴役——綱常倫理、君權神授……長期縛在頭腦上的鎖鏈幾乎和頭腦融為一體,很難卸下。人民不會懷疑,他們無理由地堅信事情就如同他們被告知的一樣。這種情況下,人們就算有“夢想”,這所謂的“夢想”也算不得真正的夢想。 //如今中國剛剛達到了一個較高的經濟水平,開放程度也得到了提高。但由於經濟建設存在不足與誤區、舊的混沌的思想狀態由於時間的長久過深地嵌入了人民的頭腦,且思想方面抓得仍然很嚴,很多人還是沒有形成獨立思考與思考深層問題的習慣,所以當下中國還是處在一個較為“缺夢”的狀態。 //總的來看,經濟發展不夠全面、水平還不夠高與人民思想能力的缺失是中國人“缺夢”的根源。所以,要解決“缺夢”的問題、打牢現在所推行的“中國夢”的基礎,就必須要拔掉這兩個根。我覺得,黨和國家在發展經濟這方面比較積極,雖然有許多不足,但不能不說是取得了一些成績,而我對經濟了解也不甚多,故不多說。但在培育民智方面,由於國家做得不是很積極,而作為一名學生我又有切身體會,所以在此略陳固陋。 //在我看來,思想就像雛鳥一樣,只有通過自由的翱翔才能變得強壯。而教科書的觀點是思想控制力度的減弱會使天下大亂,給黨國社稷帶來災難。這種觀點讓我想到了封建士大夫對於自由民主的態度。縱觀歷史,鉗制思想的秦始皇被打倒了,獨尊儒術的儒家朝廷被推翻了。如果官方繼續把與自己的思想相左的觀點全部貶為落後、腐朽和異端,繼續嚴格地控制人民的思想,那么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人民覺醒的那一天,黨必然會遭受天主教會曾遭受過的人民的唾罵。 //以上就是我對“中國夢”的一點想法,雖說是反動的,但只要想想人走路的過程,就會知道:如果沒有阻力,人就會像在冰面上一樣,不斷滑倒,無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