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與熱高中作文

冷與熱,可以塑造一塊冰,它可以將其稜角削去,也可以使其鋒芒高豎,對於人,也是如此。

蘇軾有詩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不錯的,人生在世,總不能一帆風順,從無大喜大悲,否則,人就成了溫水裡的青蛙,什麼時候被煮熟了也渾然不知。由此可見,偶爾乍喜乍悲也是一種驚醒我們的力量。近年來大出風頭的游泳小將孫揚在奪得冠軍後行事恣意,被眾媒體與網友指責,幡然悔悟,在最近的亞運會上又重回巔峰,重新摘得了冠軍,這不就是最好的例證么?當然,向日葵光明的背後必有陰影,寒風呼嘯,烈日炙烤下,有多少人,逆來的,順受了,屈從的被打磨成最圓滑世俗的樣子,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融入人群成為沉默的大多數,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以最低下的姿態保持自己的完整。於是,心變麻木了,肉體成了真正的肉體,而不是靈魂的容器,所以,駭人聽聞的一幕幕出現了,小女孩被碾壓七次也無人相救,患者昏倒在地醫護人員也置之不理……種種現象,如何不令人寒心。

或許有人說:是社會,是社會這個大染缸讓我們變成這樣形形色色的人,其實不然,社會所提供的,只是一個外界的環境,而塑造我們真正需要的,卻是在內心開闢一處淨地,打禪靜坐,管他外界風風雨雨,我自巋然不動。

在文革那個動盪的年代裡,多少人在暴力和蒙昧的緊逼下,選擇了死亡。而楊絳先生,卻似一顆婷婷的蓮,儘管斂瓣卻依舊挺立,她選則了尋求內心,不讓寫文章,她就窩在牛棚里翻譯外國名著,儘管外人避她如瘟疫,也依舊笑對他人,此等氣度,又怎么是那些心浮氣躁或麻木不仁之輩所能擁有。所以,社會並不能成為讓我們改變初心的原因,正相反,只有我們每個人堅守本心,社會才能變好。或許一顆本心的的熱量並不大,但再小的熱量乘以十三億也可以變成照亮宇宙的熱源。那么,這個社會還會不好么?

讓我們伸出手,接受冷與熱的洗禮吧,我們唯一能做的,不是選擇外在的境遇,而是修煉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