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話題:兩個小畫家

兩個小畫家

材料:

有兩個孩子,都從五歲開始學畫,孩子小冬的父母讓小冬把畫完的每一張畫都貼在家裡客廳的牆上,這樣,小冬的畫就經常得到父母和客人的稱讚。孩子小南的父母則對小南的每一幅畫都嚴格加以評價,讓小南只能把畫得最好的那一幅畫貼在小南自己的房間,其餘的畫都放在抽屜里。

作文要求:

小冬和小南分別成長在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你的評價是什麼?以你的評價為話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思路領航

1. 小南因父母只讓他貼最好的那幅畫,因而不斷地努力,以求達到"最好"。在日復一日的不懈努力中,他不斷地突破自我,最後終成一代名家。

2. 小冬因不斷受到鼓勵,因而信心大增。正是憑著對自己一定能畫好的信心,他堅持不懈地努力,最後也成功了。收此可見信心的重要作用。

3. 父母對小南的嚴格要求使他意識到要不斷地追求最好,所以當他成功時他將之歸功於父母的教育。

4. 可以寫人只有甘於寂寞,才能成功的主題。相對於小冬,小南的世界是寂寞的,但他甘於寂寞,默默努力,不懈追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最後等待他的是成功。

5. 可以寫讚揚與批評的不同作用。讚揚可以培養人的信心,批評可以使人明了自己的缺點,正是因為二得都有積極的這一面,所以兩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反之,二者的消極面也才能扼殺孩子的才能。所以,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問題。

改錯

關鍵構思

1. 寫一個試卷改錯的日常故事,將話題材料巧妙地置入文章機體。

2. 從話題材料引出一個富有創意的見解--"將錯誤貼在牆上。"

我又一次被請進了這個我常來的地方--年級辦公室。理由很簡單:考試卷子不改錯。其實我覺得這種改錯沒什麼必要,所以極少交改錯,因此也常被老師叫到年級辦公室承認錯誤。

"怎么沒改?"老師抬起頭問我。

還是老調子!我暗笑。"我覺得沒有什麼必要。本來么,我都會了的。何必寫在紙上?quot;

幾乎每次我不交改錯他都會如此發問,我也都會如此應答。不過不同的是,以往他都會氣得臉色發白,而這次他似乎很平靜,至少看起來很平靜。

他站起身,拉出他左邊的椅子。"你坐。"他對我說。

我驚愕的望著他,不知所以然。

"我給你講個故事。"

講故事?給我?我這次更驚愕,眼光不住地上下打量著他,我懷疑他已被我氣瘋了。但我還是坐了下來。準備聽聽他要給我講什麼故事。

"我從前有兩個鄰居。"他開口了,"兩家的孩子都從五歲學畫畫。左邊那家的孩子把畫都貼在牆上,而右邊的那家只把孩子最好的那張貼在牆上--其餘的鎖在抽屜里。"

"完了?"我覺得這故事簡單得讓人捉摸不透。

"你猜最後誰成了畫家?"他問我。

"這……我說不清。"

"左邊的。"

"噢,我明白了。"我自以為聰明地說。"左邊的孩子把畫全貼在牆上,這樣常會受父母的稱讚,自信心強。"

"那只是一個方面。"他說,"更重要的是,他把錯誤都貼在了牆上。"

"錯誤?"

"所有他畫的畫,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妙手,也有敗筆,他貼畫的意義在於,他能時刻看到自己錯在了哪裡,而右邊的孩子雖然當時也街道自己錯在哪裡,但由於他把錯誤都鎖在了抽屜里,隨著時間流逝錯誤也會逐漸被他淡忘,以後他還會犯同樣的錯誤。"他頓了一頓,接著說,"這就像你的改錯一樣,你雖然當時會改,過後也會遺忘,便會常犯同樣的錯誤。"

我深深地點了點頭。

"回去吧!記住:錯誤要貼在牆上,不要鎖在抽屜里。"最後,他這樣對我說。

寂寞高手

關鍵構思

1. 為兩個小畫家各設計一個與開初截然相反的結局。

2. 結尾用一個"撿果子"的故事點題:高手往往甘於寂寞。

第一個孩子很快便有了一牆畫,色彩鮮艷,構圖完整。於是父母為他辦了畫展,而來參觀的人均稱他為"神童";第二個孩子坐在無人注意的角落裡不停地畫著,沒有一句稱讚,因為他手中永遠只有沒畫完的畫。

過了許多年,人們逐漸厭倦了第一個孩子的畫--永遠都是一個模式,而就在這時,第二個孩子橫空出世了。人們將第一個孩子的畫從牆上摘下來扔進紙簍;將第二個孩子的畫從紙簍里撿出來掛在牆上……

毫無疑問,兩個孩子都是極有天賦的。只是第一個孩子從開始便把才華展示給了人們,於是招來了人們無數稱讚,而不斷增多稱讚就像不斷增重的負擔一樣壓得他難以前進。而角落的孩子默默地畫著自己的畫,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只樂於不斷超越自我--做一個寂寞的高手。

一個真正的高手並不是因為人們的稱讚而成為高手的,正如一個真理並不源於人們的相信一樣,所以高手往往甘於寂寞。

上面的故事沒有結局,而我卻為它編造了一個結局:

兩個孩子的位置發生了交換,第一個孩子退入了角落開始不斷提高自我;第二個孩子則走上舞台享受稱讚。於是數年以後兩個孩子隨著技藝水平的變化,位置便會再次交換……這種交換會數年進行一次,兩個孩子也因此得以不斷提高自己。最終兩個人都成為畫壇巨匠……

這結局也許太過完美,兩個孩子都獲得了成功,沒有人失敗。現實生活終究難於如此,因為人們常是難於平靜對待舞台到角落和角落到舞台的變化的--第一種變化讓人頹廢,第二種變化讓人狂妄--經歷於此,人便再難甘於做寂寞高手了。

所以當我們以歷這兩種變化時,不妨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這段話:

有這樣一條路,路旁是一片結滿果實的果林,路上的行人常常能撿到果子。第一個人撿了許多果子,不管果子是乾癟或是飽滿。起初人們會羨慕他果子的數量,但不久便不再經意了,最終他也因果子及多太重而摔倒在地。第二個人則小心翼翼地挑選,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果子。於是他把每個過路人召來看他的果子,並得到他們的稱讚。但他太痴迷那個果子而終於忘了自己走路的原因了。第三個人來了他尋找好的果子放進背包,而背包裝滿時,便扔掉一些而裝進更好的。他並不刻意炫耀自己的採集;而當路人不經意間發現並驚訝於他的成果時,他卻只微微一笑,背起背包,繼續走他的路了……

這路便是人生,這果子意味著成功,而這第三個人正是一個甘於寂寞的高手。

寂寞的代價

關鍵構思

1. 以一張"白紙"象徵"人生的空白",暗示出寂寞的代價。

2. 將小南與小冬學畫的過程與結局進行對比突出主題。

為什麼?!

小南對著那張學畫不久就畫出的佳作,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的確,這對於一個從一開始就愛上畫畫的孩子來說,確實有點殘酷。

我這張和小冬那張一樣好,甚至老師還誇我們倆是"兩個小畫家 ,為什麼他父母把他的畫自豪地貼在牆上,而我爸爸卻對我這張大加批評,對優點卻隻字未提?對了,他是這么說的--"小南啊,千萬不能驕傲,要一幅比一幅畫得好,不要盡想出風頭,要甘於寂寞!"

然後就把這畫往抽屜里一放,又在抽屜上方的牆壁上貼了一張白紙,要我什麼時候畫出一幅最好的畫,什麼時候把白紙摘下來把畫貼上去。為什麼小冬可以把畫貼在牆上,可以受人稱讚,而我卻不行?

小南把畫再放回抽屜里,瞟了一眼牆上的白紙,失望地拿起筆,又開始畫第二幅畫。不知為什麼,這一次他畫得沒有小冬好。

就這樣,小冬的畫一幅幅掛在了牆上,而小南的畫卻一張張撂在了抽屜里,抽屜上方的牆上還貼著那張白紙。花開花謝。一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為什麼?

小南面對著他一抽屜的畫,有些猶豫地想著。

為什麼我還沒能把哪一幅來取代牆上的那張白紙?這是命運的不公嗎?我的下一幅會貼上去嗎?我這次畫得好嗎?如果還不行呢?

小南關上抽屜,又瞟了一眼牆上的白紙,開始猶豫地畫起畫來。然而很遺憾,他這幅畫又放進了那隻抽屜。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冬家的牆依然常有新的內容、新的色彩。而小南家的牆上,依然貼著那張白紙。只是在這接下去的那兩年里,小南的畫再也沒有超過小冬的。小南也漸漸開始懷疑他能否畫出一幅"最好"的畫,甚至懷疑他自己是不是還愛畫畫。創作的激情、創作的快樂,就這樣在時間中漸漸"甘於寂寞"了。

為什麼……

小南默默地望著牆壁上那張白紙,靜靜地想著。

我真的是畫畫的料嗎?不。

那我為什麼要畫畫呢?為了……為了把它們放進抽屜里。

因為它們甘於寂寞。

小南對自己笑笑。又開始心不在焉地畫下一幅畫。

一切如故。

一切並非如故,小冬的畫不再只貼在家中牆上,而是貼到了教室里、展板上以及許多其他的地方;而小南始終沒有畫出一幅"最好"的畫,而且他漸漸地不常畫畫了。

終於在五年後,小冬到小南家做客,驚訝地發現牆上貼著一張白紙,下方有個不起眼的抽屜,卻上了一把大鎖。

逝去的,就讓它逝去吧!鎖住的,就留給歲月吧!既然我甘於寂寞。

然而留給歲月的,終會被歲月提起。

十年後的一天,已經不再是"小南"的他不知怎的,忽又注意到牆上那張塵封的白紙,忽又想起許多塵封的往事,想起他的畫……

"我的畫?"三個生疏的字閃現在他的腦中,"十幾年了,我的畫還在甘於寂寞吧?"

南終於找出了鑰匙,但怎么也打不開那把生鏽的大鎖。他找來鋸,狠命地鋸也鋸不開鎖。他又發了狂似的要將那木製的抽屜乾脆卸下來。"至少曾經",他激動地想,"至少曾經它們令我自豪過、快樂過、愛過!為什麼它們今天近在眼前卻不肯讓我再看一眼?"

抽屜猛地卸下來了。南忽然愣愣地望著抽屜里,頹然坐倒在地。原來那抽屜里只有一層厚厚的蛀蟲留下的粉末。

原來他留給歲月的,只有牆上那張白紙。

再後來。幾十年以後,冬成了一個著名的畫家,功成名就。而南一直到死都庸庸碌碌,他一輩子慣於"甘於寂寞",一輩子只留下了一張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