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

《論語》有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兩千多年前,曾子在堂前靜坐,虔誠地叩問內心。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以同樣的虔誠尋覓答案:人,當如何披開荊棘,涉過險灘,度過一生?曾子的聲音穿越歷史風塵,帶我審思古今賢達——反省。

反省,反省“為人謀而忠”的一片誠心。

縱覽中華史冊,鄒忌很可能是最“自戀”的一個,但他也是最善於反省的一個。當妻子因愛,妾室因懼,賓客因求,紛紛讚揚他的美貌時,鄒忌並沒有飄飄然。他暮寢深思,終於在反省中悟出緣由。難能可貴的是,鄒忌並沒有將反省局限在自我修養的層面,能不能由小及大,批“龍鱗”,逆“聖聽”,為齊威王謀,為齊國謀,建言獻策,成為衡量他人生境界的標桿。在床頭的燭光下,鄒忌應該聽到了“為人謀而不忠乎?”的聲音。昭昭朝堂,鄒忌侃侃而談,他用一片赤誠之心,成就了齊國的輝煌。反省,也使鄒忌的人生得到升華。

反省,反省“與朋友交而信”的一片真心,

一位樂師,一個樵夫。一張瑤琴,一捆乾柴。當伯牙子期在“高山流水”的琴聲里相會,靈魂的共鳴已開始期待,相約來年再會。翌年,依舊是“高山流水”,依舊是伯牙瑤琴,卻再無那個知音的樵夫,只有一座冷寂的墳墓。伯牙在內心咀嚼去年的知遇,反省去年的誓言——無子期,則再無伯牙琴聲。悠揚的琴聲再次鳴響,這是對子期的祭奠,也是對友情的追懷。一曲終了,餘音繞谷,隨著瑤琴弦斷身裂,伯牙的內心痛楚而平和。反省,讓他獻出真心,守住諾言。一諾千斤重,“高山流水”譜寫出重情守信的樂章,在華夏長空傳揚。

反省,反省“傳而習”的一片苦心。

如果說數學是一頂皇冠,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的明珠。為摘取這顆明珠,陳景潤孜孜不倦。在動亂的時代,在喧囂的氛圍中,他獨自躲進一間陋室,一支鉛筆,一盞油燈,向這數學高峰攀登。數年下來,計算的草稿紙,竟塞滿了幾麻袋。陳景潤是《堆壘素數論》這一數學方法的傳承者,又是“溫故而知新”這個古老哲理的踐習人。他用“一加一等於二”反省數論,以“傳不習乎”反省自我,兩重反省完美統一。可以說,沒有“傳而習”的苦心,就沒有璀璨的陳氏定理,就沒有人類探索哥德巴赫猜想道路上最耀眼的一塊里程碑。

人在旅途,常常會在黑夜中踽踽獨行,在微弱的星光下摸索方向。狂風暴雨,滔天巨浪,也許會模糊我們的視野,摧斷航船的桅桿。這個時候,抱怨何用?“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我們要做的,是查補船艙的漏洞,擰緊鬆動的螺栓。反省自己,叩問內心,尋覓茫茫大海上遠方的燈塔。

西塞羅說得好:“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知錯不改。”是啊,廉頗在請罪,盧梭在懺悔,巴金在反思。我們又有何理由沾沾自喜,裹足不前?反省吧,你人生的航程將因此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