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作文5篇)青春話題

(XX屆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作文展示)我們的青春是螢幕的奴隸

我住在市中心。按理說,這裡是最朝氣磅礴的地方。捷運站里放著歡快的音樂,廣告牌是絢爛的亮色,而排隊的人們都安靜、專注著。

無論是放學的學生,還是下班的白領,無論是獨自一人,還是結伴成群,都低著頭,手中緊握著一個電子屏。

這是他們青春的憑證。

這個時代的青春,不再是筆尖的激昂文字與廣場上肺腑吶喊,而是穿越光纜的點讚、表情、圖片與感嘆號。晴朗的夏天,我們爭先恐後地去照照片,捕獲外界的景象,而後奔赴一場網路的盛宴。因為有人拍,自己便不再需要親身體驗外面的生活。因為一切都輕觸可得。

當然我們也遊玩山川美景,也引吭高歌,也揮灑汗水。我們去最出名的地方,為了在照片中向同伴們顯露自己如何風儒典雅;我們在“唱吧”一展歌喉,等待網站上的虛擬讚譽和點歌挑戰;我們用虛擬現實的遊戲機大戰球場,輕鬆收穫拼搏的汗水。我們的青春,就這樣日復一日的機械迷城中度過。

我們的青春,不乏瘋狂,但瘋狂不為自己,而是為那些我們點讚而積分的人。

我們仍然唱著自己對青春的渴望,唱著自己不迷茫,唱著自己在瘋狂。果真如此嗎?

當我們的一切閒暇與娛樂付出於一個便利的工具,當一些軟體的成就與積分成為我們的青春是否合格的評價標準,當文化與建樹——我們祖輩評判自己青春和引導自己青春的目標——被簡單粗暴的同類給出的電子笑臉所取代的時候,我不禁要懷疑自己青春的真正去向。

我很恐懼,然而這種奴役很難逆轉。同樣有人與我分享著擔憂——而我們卻仍然是在朋友圈中交談的。

即使是“刪去app,把生命還給自己”的挑戰,也是以網路為依託。我們已經步入了歧途,我們的解救只有贖罪。

於是,回歸我們祖輩高歌青春的做法,用筆尖敲響警鐘。誠然,我們可以保留現代的通訊手段,藉以便利我們青春的線路。但前提是,我們的青春不只與虛擬的夢幻相關,螢幕是瘋狂的便利,不是青春的全部。我們的青春,屬於自己。

【評析】

將青春與時代結合,角度小,開篇繪人間世相形象生動,但是祖輩父輩與我輩的對比不夠充分,我輩的青春正確走向表達不夠豐富自然。

青春不熱血

《新青年》里說:“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任何時代,任何民族裡,最活躍最熱血的,永遠是青年。他們有力量,有信念,有渴望;他們像任何一代青年一樣,驕傲地認為所處的時代是自己的時代。但我認為,當代青年最需要的是冷靜,而非熱血。

誠然,一腔熱血與激情是歷史上許多青年名垂青史的標籤。聞一多不顧被刺殺的危險走街串巷,激揚演講;傅斯年以海歸“大鱷”的身份扛起五四運動的大旗;劉和珍以女學生之身堅決與男同學一起呼籲民族氣節。放眼世界,巴基斯坦戰火硝煙中的女學生馬拉拉更是將民族危難與對教育權利的追求呼喊道聯合國的演講席上。古今中外的有志青年因他們的激情與熱血被世界傳誦、被歷史銘記。

然而與銘記同至的,是流血與犧牲。聞一多的被謀殺,傅斯年的遭暗拳,劉和珍的慘死,馬拉拉的左額中槍。青年學生的激情讓他們暴露在時代的最前線。他們的一腔熱血甘奉國讓他們忽略了對自己的保護,成了轉瞬即逝的煙火。

倘使這正義的犧牲是必須的,那熱血帶來的理智的喪失則更可怕。青年的熱情使他們極易被煽動,甚至拋棄基本的底線與準則。希特勒極具感染力的演講打動了萬千德國青年,心甘情願拿起屠刀殺向無辜的人。他們的理智被熱血衝散,甚至從心底里認為自己的行為時正確的。等到老年再回憶,憶起雙手年輕時沾滿的鮮血,才對無知與愚蠢追悔莫及。今年釣魚島事件的打砸日店日貨,也正是熱血青年被歪理煽動,絲毫不考慮其中利害,而是憑著自己的愛國熱情妄自行動。

愛國熱情自然是崇高的。但青年的愛國熱情極易被無限放大,以至使自己受傷害,甚至喪失理智。魯迅作為革命者,對自己引導的學生因愛國熱情被傷害追悔莫及;傅斯年作為革命者,更對流血深惡痛絕。至於喪失理智,“憤青”的說法再恰當不過。這些不經冷靜思考的行動往往造成的是傷害而非益處。

所以我呼籲青年要冷靜。只有冷靜思考,分析形式才能讓熱血正確地釋放。正如錢學森青年學成不顧重重阻撓毅然歸國,李濟歸國在田野辛勤考古,鄧稼先輕身許國,正為我輩青年理想。青年不該犧牲,不該衝動,而應將熱情投入正確的事業,不斷發展,才能報效祖國。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青年的熱情蓬勃無邊,但若想發揮更大的力量與貢獻,切記需冷靜。

當青春遇上迷茫

走入青春的我們,迎來了生命最美的花季,小心翼翼又滿懷欣喜地邁入紛繁的社會,光怪陸離的景象不免使人迷茫……

什麼是青春?何時可謂青春?有人以年齡界定,有人以身處的環境為標準。而於我而言,當有一天,你朝氣蓬勃地為迷茫困擾,你就是真正地走入了青春。

小時候,很多事情,爸爸,媽 媽都為我們鋪平了道路,因心志的稚嫩,我們對途中路遇的景物沒有過深的思索,只有笑著,無憂無慮地前行。當邁入了青春的大門,我們的思想深入了,青春天地中昂揚的氣氛讓我們振奮心志,點燃了內心的鬥志,有了對萬物深入了解的欲望,正是這種懵懂的青春期待,讓花季的我陷入茫然。

要知道,迷茫時一種好的狀態,因為你的思想正走向成熟。而在迷茫中,我們更需沉著冷靜,方可提高對事物的認識。就像小的時候,只知道進屋開燈,一撥開關,燈便亮了,之後便開始做自己的事情。然而,當我們的思想逐漸成熟,我們要問,燈是怎么亮的?為什麼在門口撥這個按鈕,就是那盞燈亮?類似的問題還很多,這都是日常生活中瑣碎小事,孩童從未思索過,大人經過學習成長的過程將其認為是很簡單的問題,而處於青春這個過渡期的我們,卻遇上了迷茫。在青春路上,我們會不斷學習,知識會豐富我們的思維,使人明理,這種與物理電路問題相關,或者其它的生活現象,我們便可對它們有更深的認識。

青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初期的我們對生活表象的具體事務迷茫,待思考更加深入,我們便會對未來的人生之路產生一種迷茫,這種迷茫很縹緲,因為人生之路具有太多未知性,看不見,又摸不著,走過的路只能記在心裡,對前方的路也是在規劃中充滿期待。這時青春時分的我們要點燃蓬勃的信念,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周遭不確定的一切,讓昂揚的鬥志與迷茫同行。

從古至今,有人高昂地吶喊青春,說青春的我們,要創造一片天地,更有人高歌青春,要在青春的舞台揮灑熱情,面對生活,絕不淡漠。而我認為,這份鬥志正是青春路上必備的信念,更是最寶貴的財富。當我們茫然未來的職業之時,不妨投入到社會實踐之中,感受社會工作的氛圍,了解每個職業的特點,在實踐中審視自我,冷靜地分析自己的優勢,滿懷信心地走在青春路上。

青春路上有迷茫,這更需要我們敢於吶喊,敢於高歌,以此激發內心前進的動力,走出屬於自己的,充滿迷茫卻高昂豐富的青春。

當青春遇上迷茫,我們要沉著,要振奮,探究生活中的奧妙,遠眺前方的未知路,敢於憧憬,並腳踏實地,這就是青春本色。

不老青春

百年前我們的祖輩以他們的青春氣在《新青年》上高聲吶喊;半個世紀前的父輩們朝氣蓬勃地建設祖國;而如今,我們卻徒言畏老,渴望年華永新,青春永駐。

我們誤以為年歲才是青春的標籤,是嗎?非也。美國作家塞西爾在《youth》一文中寫到:“青春不是朱唇紅顏……而是一種意志,一股生活中的昂揚氣息。”我們怕雙鬢斑白,怕歲月在臉上留下痕跡,以至於張愛玲晚年高群索居,三毛斷言選擇結束生命,連李敖這般強韌的人也曾揚言“若是再也說不出話,將垂垂老矣的我扔到海島上吧。”我們恐懼的便是現實中的青春不在,甚至通過極端的手段來逃避,卻不知只要心靈永新,青春亦可長駐。

畫家黃永玉古稀高齡,仍以“流浪者”的心態嘗試多種藝術領域。作家白先勇耄耋之年,仍傾注心血創作排演“青春版”牡丹亭,精神抖擻。遲子建曾著迷於風雅的氣質,欣賞他對花的痴迷。曹操在《觀滄海》中宣洩的大海氣勢,暗藏著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心豪情,那不畏天地鬼神、志掃六合的雄心。

沒錯,他們都是老人。但他們以開拓者的氣魄,絲毫不管年華侵蝕容顏,而是執著於夢,執著於追求。世俗和偏見沒有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他們真的做到“我的青春我做主”。

青春意味著理想與主見,以及附帶的些許叛逆。只會溫吞吞地與外界妥協,溫室中的花朵怎能在大風浪中存活?“歲月號”沉沒,百餘學生聽從船方指揮,原地待命,以至生命之花凋謝,不服從者反而獲救。此後,韓國上下全體反思服從文化,這種教育,究竟能否給你孩子灌注青春之氣?存在於學校的教學“生產線”,生產處只能是標準化的做題機器,始終產不出能“創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的大寫的人,而只能宅在城市水泥林場的新一代如何為中國擺脫“老大國”的遲暮之氣的負累?

信仰之於青春

回首,祖先父輩的青春韶華中仍有一名為“信仰”的炬火,燃燒著生命;而今,青年人似乎不再有能為之獻以熱血的“信仰”放大了自我。這看上去似是種“自由”,實際上,卻是一種迷失。

沒有了信仰的青春,又豈會熱血依舊?信仰之於青春,可以是對國家的熱愛,對夢想的執著,對自我的堅守。當今迷惘的年輕人,徘徊於日新月異的街頭巷尾,每日形色匆忙,卻像極了行屍走肉,物質消磨了堅守,現實摧毀了執著,萎靡退去了激情,殊不知,青春正飛速逝去,哪怕在青春逝去前的最後一秒,我們亦應警醒,奮力抓緊。

信仰讓人真正的生有可依。曾看過中央美院院長許江的一個畫展,畫作主題皆為“葵”,他為畫作的注言提到,葵的氣質最符合其年代之青年的形象。作為中國第一批大學生,他有過榮譽,也下過鄉,經過人生之起伏便終於意識到“支撐著人活下來的,終還是信仰”,就像那葵花,對陽光的執著使它凋謝後奮力重新燃起生機。相較而言,我們這一代人又依靠何者生存呢?我們閱祖輩之《新青年》,聞父輩之《青春萬歲》,卻鮮有人真正敢於為了夢想付出一切。

去年曾有篇報導,寫的是公務員競爭愈發激烈,而求職者竟多為名牌大學畢業生的高材生,個別職位甚至出現“千人競一職”。當下的年輕人,苦讀二十餘載,卻依舊沒有自己心中獨特的,刻意為之奉獻的夢想;又或許“生活上的安定”迫使青春烈火提早熄滅。在物質的誘惑人,年輕人逐漸失去了奮鬥的方向;在科技高度發展的社會中,年輕人自以為解脫于思想之桎梏,終得自由,殊不知“迷失”之至。

北大中文系開學典禮的學長致辭中提到,“最令人恐懼的是我們不再相信了。”而對於尚於青春中的我們,最可怕的的確不是現實,不是未來將至的苦難與挫折,而是我們不再相信,夢想勝於“甘於平庸”,風骨勝於媚骨,不再相信只要有熱情,我們就能創造自己的世界。而這份“相信”,正是之於青春,之於人生最珍貴的東西。

信仰之於青春,是潛力之源,是燃燒之種。無信仰,何以稱得上“生有所依”,“生有所義”。別再迷茫於眼前,找到那個可以一生攀登的青春巨塔吧?

簡評:

扣住信仰與青春,立足現實又境界高遠,語言精練,說理透徹。後半部分內容有些匆忙,稍顯單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