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恩作文:似水流年,有你參與(十一月徵文)

投稿人:徐娟

日月迴轉,陰晴圓缺。蹣跚學步的孩子已志在四方,行於五洲;而千帆過盡時,流水落花里,何其榮幸,能有那悲傷時拂去淚痕的雙手、那遺憾困頓中縈紆耳邊的鼓勵還留於心間;這似水年華中還有那點滴幫助存於心河。

穿越歷史的壁壘,輕輕撥時光的珠簾。那些知恩之人,感恩之事依舊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告誡我們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理。

感恩猶如靜呷清茶,滌盪污濁沁人心脾。

春秋的河水永遠不是平靜的流淌,上有諸侯爭霸、下有百家爭鳴。而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也是其中的一抹亮色。伯牙善琴,鍾子期能聽音辨意。秦山之行,突遇暴雨滯留岩下,寂寞之餘,伯牙輕撫古琴,流水之音傾泄而出。而這高山流水之音恰有鍾子期識得,二人結為知音,約好來年相會。而再會時子期已經病逝,伯牙痛惜傷感,摔破古琴。知遇之恩,由此而報。再觀韓信少年時,家境貧寒,父母雙亡。雖用功讀書、拚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只好求人“白食”,常遭冷眼。淮水之上漂洗紗絮的老婦可憐韓信,與他分食飯菜。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受封淮陰侯後始終不忘“漂母”,一飯之恩以千金相贈。

感恩好似慢嗅幽香,源於生活匯於點滴。

古有投桃報李,結草銜環,今有感恩於心,奉獻於行的處世哲學。曾有一個佛陀,乘船渡江,不想風大浪高,打翻了船。佛陀像樹葉般在江中沉浮了許久,才筋疲力盡爬上岸來。然而,到了岸上的第一件事,它不是責罵船家的無能讓他丟失隨身攜帶的一切,也不是詛咒惡風險浪差點要了他的命,而是跪在沙灘上遙拜師傅:“謝謝師傅!”有人不解地問:“你為什麼不謝謝菩薩?” 佛陀說:“原來我並不喜水,都是師父每次強把我拉入水中,教我學會游泳。若非師父,我命今日休矣!”危難之時,不是責備任何人,而是心存感激,人生達到了如此的超然境界,遇事如此的豁然通達,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能讓其痛苦與憤恨呢?如英國作家薩克雷所言:“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是慢嗅幽香似得存在,它源於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感恩就像美酒,餘味苦澀終有回甘。

義大利的女探險家獨自穿越了塔克拉瑪乾沙漠。當她走出沙漠之後,她面對沙漠跪下來,靜默良久。他人疑惑不解時她回應道:“我不認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謝塔克拉瑪乾允許我通過。”倘若我們將抱怨化作言謝,將麻木索取化為感恩戴德,生活將是多么的絢爛與美好。在這似水流年中,我們執著的不應是你給了我多少回報,而應是謝謝你,讓我領略到別處的風景。

我想,我們的生命里會有許多已知別離的相聚,永不相聚的別離。那些人,經過了我們,心中留下的或是路遇挫折時有力的雙手,或是低落傷悲時溫情的祝福。我們的路上有他們的腳印,眼裡是他們的背影,未來也許不會再見。但依舊感謝,何其榮幸這似水年華有你參與,謝謝你路過,給了我不一樣的風景。

專稿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