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賦》

王者賦

——吾若為王

縱觀歷史之變,義少叛多。所謂英雄之人,亦多忤逆放蕩之徒。後有陳勝吳廣者,揭竿而起,悖天而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之眾皆雲集而擁之。故後世之豪傑者,出生卑賤者眾也,亦多少年之輩。今天下太平,國家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反叛之事乃少。然亦不乏野心勃勃,惟恐天下不亂之人也。曰:有王也。

王者,博雅之士也。吾若為王,必以天為道,地為義,以扶持天下正道,消除人心邪莪為己任。苦習經文史書,知禮明知,修身養性,後齊天下。吾若為王,誓為賢明之君,積仁善之德。匡護國之棟樑,澤披天下賢才。大興學堂,致經世之才能,引進西學,納文理之先河。改革弊制,修齊正沿。以恢弘之胸襟,容百家之所言,以智睿之精神,博眾人之所長。此教育之根本,國之興也。及此之道,國之昌盛,必可千秋萬代也。乃敢心之存異?

王者,公愛於民也。吾若為王,萬利必為民先,一心圖於百姓。孔夫子有言:“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故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吾亦信之。古往今來,王貴亟求於人道,廢舊制,興人權,改措官學。然,吾願新往之。凡賢智之士能為王者,吾願讓之。人心所向,百姓倚之,舉國上下無不順心。及國之昌盛安知遠矣?皇恩浩蕩,凡吾疆域子民,皆庇佑之。但遇強敵外寇,必團結一心,忿起而戮之。故無內憂外患,無戰事民亂,吾之為王,業已至此。萬世之業,亦可為後人稱道也。

如是,反叛之人少也,英雄之人亦加少矣。然百姓安於事業,各就其位,免於戰亂之災禍。福之所倚,不亦樂乎?故為君之道,在於安民,為民之心,不可存異,欲為王者,必出亂世。今太平盛世,焉有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