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 作文精選5篇 800字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突破難關人才能成長,苦難是每個人都必定會經歷的事情,面對苦難你又是怎么選擇的呢?小編精選了一些關於苦難的優秀作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苦難造就成功

如果成功是一座巍巍大廈,苦難就是這座大廈的地基;如果成功是一條奔騰不算息的江河,那么苦難就是匯聚成這條江河的水滴。苦難會使人疲憊不堪、頹廢、麻木,但它也是人們成功的必要因素。正如一隻蚌,雖然它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但它依舊比沒有忍受痛苦的蚌要高貴的多,因為它有著一顆無與倫比的珍珠。所以說,苦難造就成功。

面對苦難這個詞,人們總刻意的迴避它,卻不知當它真正來臨的時候,卻會造就成功。一個人,他不幸在霜冷長河中做文化苦旅,又在文化苦旅創造著千年一嘆的神話。他曾在陽關雪中叩問生命的內涵,曾在敦煌莫高窟前探求文化的價值,曾在金字塔前尋找生命的足跡。在別人看來,他是古代與現代的結合,是一個成功者。可誰又知道,他剛踏上文學之路時,受過多少嘲笑與諷刺。他沒有因生活的苦難而停下腳步,而是正視苦難,最終成為了一顆無與倫比的珍珠。他就是當代著名文學家余秋雨。

苦難是一筆財富,它能造就人才,造就成功。蘇軾,不幸遭遇“烏台詩案”,貶黃州。“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他看著天上的夕陽,思緒萬千。很慶幸,面對苦難,他沒有選擇頹廢、麻木,如李後主一樣吟唱“問君能有幾多愁”,而是對著雄偉的赤壁大聲吼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多少文人墨客,因政治上的不如意而步履蹣跚,但他卻沒有被擊垮。於是前、後《赤壁賦》誕生,蘇軾也成了一顆不朽的明珠。

“盧伽雷式病幾乎毀了您的一生,您對此有什麼看法嗎?”女記者問出了讓全場都鴉雀無聲的問題。這時的霍金沉思了一下,用僅能活動的手指打出了這樣一段話:“我的手指還能動,我的心臟還在跳動,我的思想還很活躍。它並沒有毀了我的一生。”於是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霍金成功了,這是毋庸質疑的。面對苦難,他並沒有頹廢,反倒使他的思維更加活躍。隨著《時間簡史》的出版,他成為了物理學的巨人。

人生如一塊刻板,苦難是一把刻刀,只有經受苦難才能有多姿多彩的人生。或許你的刻板上還空空如也,但從現在開始,經受苦難的洗禮吧,不要只留下歷史匆匆的足跡。

人生需要苦難

蠶作繭自縛,它渴望苦難,為的是破繭之後自己能得到一雙力翅。

小草從黑暗深土中向上跋涉,它渴望苦難,為的是尋求自己渴望已久的甘露和陽光。

……

自然界中的生命尚且如此,我們人又該怎樣呢?面對困難,有人選擇了一馬平川,陽光大道,但試想,如果你不經歷苦難,你又如何完備自己駕馭環境的能力,奏響生命的樂章?

諾貝爾在自己的科學事業有很高聲譽的時候,沒有安逸享樂,相反,他不放過實驗中出現的細小漏洞與失誤,企求的是從困難中使自己不斷探索前進。

中國一代富豪李嘉誠,他不給自己的兒女出一分錢,而讓他們自己去闖天下,接受困難的挑戰與洗禮,懂得真正的幸福真諦。

可以說,人們需要困難,沒有困難的生活是枯燥的,乏味的,沒有生機活力的。正因為人們經歷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苦難的衝擊,才學會了什麼是堅強意志,才更富有同情心,才有真正的幸福情感。

“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去石縫間去尋找立足之地,那么飛鳥將無處棲息;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貪念於黑沃的土地,那又怎能完備自己抵禦風險的能力?”它告訴我們,人需要苦難,需要磨鍊,這樣才能有發展。

“寶劍鋒從磨鍊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一番寒徹骨,哪得臘梅撲鼻香”,無論什麼時候,苦難都是造就一個人成才的必備條件。

假若蘇軾沒有經歷仕途坎坷,而是路途平坦,那么他怎會對世事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寫出傳揚千代的壯麗詩篇;如果張繼不是落榜之人,他怎會徹夜不眠,寫下如此驚世的“楓橋夜泊”。儘管他們活著的時候,並不受人器重,但是真正的不朽是藝術的不朽,他們在磨難的鞭笞下,已經實現了自己的不朽。

著名的科學研究院院士黃伯雲和他的同行工作人員潛心研究飛機上的某個部件,但事不如人意,一次次失敗。他們從國外引進,但外國人卻和他們開著玩笑,送來的不是真貨。在冷潮熱諷,無數的艱辛折磨之下,他們奮力一博,終於研製成功。真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

是的,苦難能使人重新振奮起搏擊的勇氣,能使人明智,能使人在前途希望之卑微盡頭,從絕望中尋找陽光,努力奮鬥,進而爆發無限潛能。

“陽光總在風雨後”,我們明白,“好事多磨”我們知曉,如果不想造就雞的鈍羽,想要擁有鷹的力翅,就讓我們從此刻開始,不要畏懼苦難,要有奮力一搏的勇氣和信心。讓我們在風雨中衝刺!

苦難之談

談及苦難,每個人應該都有可以讓自己回味的那一段往事。我們常聽到,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總有面臨苦難,陷入困境的時候。可人們對於它的定義越來越狹隘。苦難絕非只是你的陰霾,它更是撥開你雲霧的明紗。

苦難具有它的時代性。在我看來,生命中一個大大的誤解就是關於苦難的觀念。大人們喜歡背起手告訴他們的孩子,說他們那個時代是苦難的,於是想方設法讓孩子們體驗撿煤屑,劈山柴。這個疏忽了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苦難。現在的孩子認為讀書便是最大的苦難,而大人們的行為只是為他們的生活添加樂趣,增加笑料。這也只不過是不同時代的苦難各自不同罷了。

苦難給人的成長提供了充分的肥料。時代在變遷,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於是堆積在我們身邊的促生品,保健品越來越多,但這些讓你外在成長起來的東西遠遠不及苦難給與你的。在鄉村貧苦人家長大的孩子,在我們揮霍金錢,到處遊玩時,他們早早學會了當家自理,變得懂事成熟,他們發奮讀書,想要改變現狀。這種苦難的境遇使他們迅速成長起來,這也是那些物質所不能替代的。

苦難為你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沒有誰從一出生就必定成功,也沒有誰從一開始就能預見未來。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香港首富李嘉誠就很好的驗證了這一點,正是因為年輕時經歷的苦難,鍛鍊了他寵辱不驚,以平常心對待一切的作風,培養了他對自己事業的熱愛,創造了屬於他的事業。無數事實都在告訴我們,只有經歷了苦難的洗禮,才會有所建樹。

鎮定面對苦難。從容冷靜,勇敢地去面對,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不同的結果,不肯品嘗苦澀的人,最終無法嘗到甘甜。只有放平心,鎮定面對,苦難才會穩穩地成為你向上的催化劑。

契訶夫曾感嘆道:“困難與折磨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壞料的錘,打掉的應該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應該是鋒利的鋼刀。”苦難來了,你看到的應該不只是苦難,而更要透過它品味背後的力量。苦難是你的一劑良藥,催你走向美好的未來。對於苦難的見解,我們需要更加深入,給以正解。

苦難成就人生

不經一番徹骨寒,哪能聞得梅花香;不經歷一場風雨,怎能見到絢麗彩虹;不經歷一番波折,怎能看到希望就在前方;不體會一種苦難,哪能獲得鮮花與掌聲?成功就像是冬日裡的梅花一樣,必須熬到冬天來了才會遇到它的花期,只有經受了寒冷的洗禮才會綻放它的花苞,只有挨住了風雪的襲擊才會瀰漫它的芳馨。

如果說徹骨的寒冷是梅花必須經歷的考驗,那么苦難就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必經之路。一個人只有在困境中迷茫過,在深淵裡絕望過,在黑暗裡掙扎過,他才會懂得成功的不易,明白人生的艱難,體諒世道的辛酸。與此同時,一個人只有走過荊棘之路,度過坎坷難關,熬過風雨席捲,扛過挫折失敗,他才會變得無懼無畏,才會走得義無反顧。

眾所周知,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必定經歷過很多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楚,體驗過很對平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辛酸,而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會變得那么的通透,那么的理智,那么的堅強,那么的偉大。

就像貝多芬一樣,他不僅用苦難成就了自己的音樂夢,更是把整個世界的音樂推向了高潮,讓自己的作品得到了整個世界的認可。就如同霍金一般,他不僅用苦難演繹了自己的英雄夢,更是為人類解開了很多未知的宇宙奧秘,讓人類在空間研究,時間探秘,宇宙探索的征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就宛如司馬遷一樣,他不僅用苦難書寫了自己的生命史詩,更是在絕境當中為我們留下了亘古通今的《史記》,讓世人所敬仰,讓同胞所震撼,讓後人所受其益,讓世代所受其利。

縱觀古今,在苦難中成就自我,在逆境中成就人生的英雄人物真可謂數不勝數,可是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應該一味羨慕別人的人生,一味慨嘆別人的壯舉,相反,我們應該以史為鏡,以人為鑑,做一個堅強堅毅的人,做一個無懼無畏的人,做一個不慫不怯的人,做一個通透明理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苦難成就人生,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苦難中活出精彩,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渡過苦難

風飄飄,水迢迢,當我們面對苦難時,似乎就在“渡”與“不渡”之間。

駕一葉之扁舟,渡我到過去,讓我踏著歷史的足跡去尋找渡過苦難的方法。

落日如血,來到汨羅河畔。這裡寄託著屈原的情感,這裡沉浸著不被重用的苦悶,一切顯得那樣的蒼涼悲壯,讓人眉頭緊皺。想到國破城亡,臣不能為君盡忠,明知滅亡已注定,卻又無能為力。於是,汨羅江成了屈原的永遠。

他不禁回想起當年深受懷王信任的“三閭大夫”,想起“修法度以強國”的雄心,想起自己要做姜子牙的決心。面對讒言,面對“流放三千里”的苦難,他胸中雖有治國平天下的壯志,但他躊躇,他徘徊,望著漫漫江水,他選擇了永沉江底。這樣的苦難,屈原始終沒能渡過去,始終放不下。

江水滾滾,我又來到古戰場赤壁。這裡積蓄著蘇軾的鬱憤。自貶黃州後,他每日“舉匏尊以相屬”,游於赤壁之間,自得其樂,於是赤壁成了蘇軾的赤壁。

舉酒屬客,蘇軾陷入了沉思:這就是我要的生活嗎?改革明顯有弊端,當權者卻一再堅持,雖然自己強烈反對,但也無濟於事,最終落得個被貶黃州。更可恨的是那無中生有的“烏台詩案”,險些丟了自己的性命。那皇帝謫貶的敕令,那洛陽親友的牽念,於是便落到黃州,游於赤壁之下。

面對這樣的苦難,蘇軾沒有像屈原那樣絕望,而是若有所思。斟酒一杯,臨江而酌,祭奠那已去的英雄和自己的往昔。他決定不再耿耿於懷,不再悲觀,既然不能效忠於朝堂之上,那就造福一方吧!後來,他用實際行動證實了自己的頓悟,在黃州,他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清廉從政。黃州百姓為了紀念這位父母官,為他修建祠廟。面對苦難,能選擇堅強,這是何等的偉大!

面對挫折與苦難,屈原選擇了逃避,選擇了消極,選擇了死亡,他的愛國之心雖然日月可鑑,但終沉汨羅。蘇軾就不一樣,他選擇了正視,選擇了積極,選擇了生存,他的愛國之心世人可證。其實,生命的劫難在所難免,關鍵是你選擇“渡”與“不渡”,只有渡過難關,才有希望。

無論生命中遇到怎樣的苦難,我們都應當勇敢面對,渡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