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在路上

只要你堅持一樣東西不放棄,不管多么絕望,都一路走到底,你總會見到光明。是的,它一直在路上。

在路上作文

捧一曲流觴月,流一脈思古情。

滄海桑田,海枯石爛,從亘古到如今,從如今到將來,韻著歷史的駝鈴陣陣,伴著遠古的獵獵西風,你,一直在路上。

你,是自期對伯牙的知音。一曲《高山流水》,彈不盡山的巍峨,彈不盡水的浩淼,更彈不盡子期和伯牙的知音佳話,他們的知音情結。當知音溘然長逝,俞伯牙摔琴絕奏。其實,沒什麽可彈可奏了,也沒必要再彈再奏了,一曲高山流水雖不能令天荒地老,但那份友誼卻足以地久天長了。你一直在路上,是古琴錚錚,是山高水長,更是知音難覓。

你,是陶淵明對名利的淡泊。賦一曲《歸去來兮辭》,嘆一聲“覺今是而昨非”,種一片秋菊於東籬,吟一句“悠然見南山”,飲一杯濁酒於茅屋,唱一聲“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思一下其中的真意,卻不料“欲辯已忘言”。你,看清了官場污濁,便選擇憤然離去。於是,南山種豆,秋菊為友,歸園田居,平淡的過完了後半生。其實,歷史已記不得你曾是彭澤縣令,而時間卻凝固了你夕陽下採菊的背影。你一直在路上,是南山巍巍,是秋來氣爽,更是淡泊明志。

你,譚嗣同對變法的執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我不知道,面對譚嗣同的大義凜然,會子手握刀的手是否曾經顫抖,但我知道,譚嗣同血灑菜市場的瞬間,長江咆哮了,黃河咆哮了,而歷史,則銘記了。不懂,當初嗣同為什麽不逃,而甘願做為變法流血的第一人。是啊,當歷史的潮流把他推到風口浪尖時,他還能退縮嗎?好一句“古之變法未有流血者,有之,請自嗣同始”,好一個中華兒女。你一直在路上,是鐵骨錚錚,是義薄雲天,更是執著從容。

月兒圓了又缺,情思收了又發,你,一直在路上……

在路上作文

我不知道會在何處停下,又或許,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題記

有一句話,“最美的風景在沒有路的地方。”應是一句予人以激勵的話把,但我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吶,又有誰規定了呢?

總有人將人生比作一次旅程,許許多多的句子不計其數。我不過是一直未能想清這趟旅行究竟是否自願呢?從哪裡開始又去往何處呢?有些事,終是要自己試試才明白。就這樣,不需太多行李,早在一片混沌中,我已起行……

或許有人已定下明確目標,正不遺餘力披荊斬棘,他們清楚自己要去哪裡,也不必再回頭。我們都有自己的固執,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叫什麼,在哪裡,甚至不知道會不會在之後的無數日子悄然移位。但我相信,它終歸是有的,在不甚明朗的遠方,會有一處令我魂牽夢縈的風景,讓我為此駐足。不過。在那之前,我或許會停留,卻不會停止。原來,我也如此固執。

又算是什麼呢?我的目的地。在我看來,那定是最美的,儘管未曾見過,可其他人的,誰又能見過呢?我們行走的路上來往過太多的人,應該是有人告訴過他們吧,而我卻一無所知。也正因為往來的人太多,這條路平坦,寬闊,且遙無邊際…。。

若有一天,我來到了那個夢中的山谷,我會再不前行嗎?也許是會的,又或許不會。在我永遠無法參透的未來,也許會出現其他方向,不可名狀,不可斷言。我並不渴望預知一些本不應明說的事情,因為至少,在當下,我有自己的方向。就算終不會到達,我也會一直走下去。我其實是一個膽小懶惰的人,所以不敢斷定一生都奉獻於那個最初的守望。善於知足,可能在今後的哪一天,曾經的豪言壯語都化為過眼雲煙,但那守望卻不將忘記,這是一個屬於我的故事,一生一次足矣,過去永不再來,徒留未來用以回憶。

走向未來,是為了留下回憶的空間。或惋惜,或欣慰,不得而知,並非無所事事之輩,除此之外,我還有其他以追尋,以探求。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讓我有所希冀與歸依。若是沒有這條路呢,那應是別有洞天了,但無論如何,風景一直在那裡,終會有人發現它的美麗。

我仍在路上,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還要走多久。即便如此,朋友,請不要因迷惘而放棄生活,就算遠方被霧靄隱去了輪廓,但至少,那霧靄的所在處是清晰可見的。生活本就是一個一生一次的故事,機會難得,何不為之拼搏呢?一直走下去也好。若實在累了,就休息吧,不後悔就好,誰說不拼死拼活就注定後悔?我只求問心無愧,何必上善若水。我終究是個不夠勇敢的人。

當然,也可以說好聽點,那是我在保護那份神秘,“在沒有路的地方”,多么一個引人遐思的世外桃源,我實在不理解為何要將這句話弄得如此慷慨激昂。你若是不同意,也無所謂了,儘管當做是我為自己找的一個藉口吧。但我仍會這么走下去,於是我一直找,一直找。不試過,又怎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