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風的議論文800字

【篇一】

家風,是一個人成長環境的詮釋。“所謂治國畢先齊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深刻地闡述了家風的重要性。

家風,是家的一本教科書,更是一個國家的方向標。良好的家風,如誠信、友善、寬容等都會對個人產生重大的影響;一個國家的“家風”,如富強、民主、和諧等都會樹立起一個國家的良好的國際形象。反之,斤斤計較、不誠實等不好的品質都會對個人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不利於良好家風的傳承和個人未來的發展;腐敗、專制、強權等“家風”都會讓一個大國的形象破滅且最終走向亡國之路。由此可見,家風的好壞決定著個人甚至國家的命運。

縱觀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多少優秀的家風、家訓、被流傳下來得到讚頌、繼承和弘揚。包拯是家喻戶曉的一代清官,在包氏一族中流傳著“包氏家訓”期中最重要的就是為官清廉,包氏家訓中曾提到過:“若是有貪官的,將會被逐出祖籍,死後不得葬入祖墳且名字也不能載入族譜。”正是包氏家訓的教化和包氏幾代人為官清廉正直的優秀品質代代相傳才成就了這樣一段佳話。

當今中國的科技領域,要數錢氏一族人才輩出,如錢學森、錢三強等。據相關調查,錢氏家族的成就與其《錢氏家訓》息息相關,因為《錢氏家訓》中作出了很多對錢氏一族個人的行為準則、為人處世的規範和要求,例如像“兄弟和睦,嚴謹認真,踏實苦幹”等一系列代表科研精神的優秀品質都被列入其中。不得不說,家風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

良好的家風會發展個人身上潛在的能力,而不良的家風則會處處讓人的發展受阻。司馬家族就是典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說明了司馬昭生性多疑、善嫉的性格特點。司馬昭幾代人身上都有其性格特點,最終正是他們的家風不良最後造成了司馬家族的衰敗。

古往今來,許多優秀的家風、家訓都被記錄下來。如孔融讓梨、叨陪鯉對、周公戒子等都是良好家風的典範。許許多多帶人處世的名句也被現代人當做“家訓”、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等等。由此觀之,家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家風能夠為我們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它能夠在我們迷茫時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能夠照亮我們通往光明的路,能夠載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家風這本“教科書”不僅塑造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還賦予了我們成功的力量。我們要學好、用好這本“教科書”。

家風強,則人強;“家”風強,則國強。家風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個國家的立根之本。用好這本教科書,讓它助我們一臂之力邁向成功!

【篇二】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對於我來說,還有一句話一直伴隨著我不斷成長——尊老愛幼,和諧溫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門。這是我們曹氏祖訓的最後一段話,也是我們曹家家風傳承的根本。

雖然我從小就知道這句話,也大致知道祖訓的意思。但是真正讓我對這句話有著深深的體會和刻骨銘心的記憶,是發生在我五歲左右的一件事。

這件事發生在一次去動物園的路上。那天,我和爸爸在公車上有說有笑,商討著到動物園後先看什麼,再看什麼,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車輛行駛途中,有一位老奶奶顫顫巍巍地登上了這輛公車。老奶奶看起來已年過花甲,白花花的頭髮紋絲不亂,久經風霜的皺紋已經深深地刻在臉上,眼睛像一潭泉水深陷大山之中,衣著乾淨而樸素。爸爸看見老奶奶站在過道中間,弓著腰緊緊地拉著扶手,馬上站起來走到老奶奶身邊。扶著老奶奶慢慢地走到我身旁的座位(也就是爸爸之前所坐的位置)。老奶奶說著謝謝,並表示“小伙子,我沒事,你坐吧”。爸爸在我一臉疑惑和不滿中堅持站在座位旁,直到老奶奶下車。

我們到站下車後,我氣嘟嘟地表達著我的不滿“老奶奶已經說不坐了,你為什麼還要把座位讓給她”?爸爸一臉嚴肅地說:“你還記得我們曹氏祖訓的最後一段話嗎?”“知道,應該是尊老愛幼,和諧溫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門。可是,我還是小孩子,我想和你坐一起嘛”我開始撒嬌。“既然你知道祖訓,就應該知道,我們的祖訓不單是讓我們背誦的,更應該是讓我們踐行的,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來遵從祖訓!這既是祖訓也是一種孝道。”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嘟囔著問爸爸“難道在車上扶老人也是孝道嗎?”爸爸循序誘導,臉色緩和告訴我“是的,孝有很多種,孝敬父母和長輩是小孝;幫扶他人,熱愛社會是中孝;而孝愛天下眾生、不存偏見則是大孝”。

這件事讓我不但加深了祖訓的記憶,更理解了祖訓的含義——尊老愛幼不但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品德,更是和諧溫馨的前提!只有時刻把“道德立家”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才能真正傳承我們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