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知足議論文800字【三篇】

【篇一】

“雖然有時我們聲稱自己很快樂,但是最初對生活的熱情已經消失不在。”這是《心靈雞湯》序言上的一句話。雖然很短,卻是我們的真實寫照。

這本書是國小四年級買的,當時讀的時候,沒有太大感受。今年暑假,我又讀了一遍,卻別有一番韻味。

裡面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美國某個小鎮上的一位老人過生日,當地的記者也來向這位壽星祝賀,同時採訪了他。在採訪中,老人說道:“我是這兒最富有的人。”

不久,這句話傳到了鎮上的稅務稽查員那兒。稽查員馬上登門拜訪他,開門見山地問:“你自稱是最富有的人,是嗎?”

那老人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是的,我確實這樣說過。”

稽查員一聽,馬上從公文包里拿出紙筆和登記簿,繼續問道:“既然如此,能具體說一說你的財富嗎?”

老人興奮地說道:“第一項財富是我身體健康,別看我七十多歲了,但我能吃能走,身體可不輸你喔!”

稽查員有些吃驚,但仍然耐心地問:“你還有什麼財富嗎?”

老人回答說:“我和我妻子生活在一起將近六十年了。另外我還有好個幾聰明孝順的孩子,這兒的所有人看了都很羨慕,這不也是財富嗎?”

稽查員打住他,單刀直入地問:“你沒有銀行存款或任何有價證劵嗎?”

老人十分乾脆地回答:“沒有。”

稽查員問:“你沒有其他不動產嗎?”

他得到的仍然是老實誠懇的回答:“沒有。除了剛才我說的那些財富,其他我什麼也沒有。”

稽查員收起登記簿,肅然起敬地說:“老人家,確實如你所言,你是我們這個鎮上最富有的人。而且,你的財富誰也拿不走。連政府也沒辦法抽你的財產稅。”

是啊,有時快樂確實是與財富多寡、名位高低無關。素衣淡飯不一定比錦衣玉食者不快樂,販夫走卒不一定比高官厚祿者不快樂。

“別以為前面旗幟飄揚,後面就一定有我追隨的腳步,你有你的爛漫,我有我的錦繡。”知足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理想沒有追求、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知足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內心與實力後的準確選擇。

扣緊的弦可以奏出美妙的音樂,鬆弛的弦卻無法讓音符在上面歡快的跳躍;拉緊弓可以將箭圓滿射出,過度拉緊的弓卻只能遺憾的折斷。恰到好處的一池碧水,可以依風舉荷;過滿的一河水,卻帶給人們無盡的災難。所以凡事都應當適度,所謂知足常樂亦是如此。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不貪心,不要不自量力,平穩踏實的度過每一天,知足,才能常樂。

讀完這本書,我走過的也只是我漫漫旅途中的一個開端,但正因為有了這個美好的開端,我相信我能,一定能給我漫長的旅程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篇二】

人生貴在知足,知足才能長樂。

在我眼中知足的人是幸福的他們不會去計較自己吃的、穿的不如他人,也不會去計較自己住的是平房還是別墅,開的是拖拉機還是法拉利,在他們心中,他們已擁有的一切就是他們幸福的源泉。知足讓他們感受到每一縷陽光的溫暖,每一絲空氣的清新,這樣的人難道不幸福嗎?

陶淵明放棄富貴榮華,盡享恬靜人生;王菲放棄炫麗舞台,盡享幸福生活;蘇格拉底雖與幾個朋友住在一個狹小的房子,但也依舊快樂。他們有的是傑出的詩人,有的是優秀的歌手,也有的是偉大的哲學家。他們都因為知足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難道我們就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嗎?

知足會為我們點亮前進的明燈,為我們插上幸福的翅膀。那么那些不知足的人呢?一些不知足的商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製造出許多駭人聽聞的“毒奶粉”“地溝油”等事件。一些不知足的明星通過自曝醜聞來炒作自己以圖更大的名氣。這些不知足的人就過得幸福嗎?不,他們過得不幸福。不知足的商家因為對財富的貪婪,他們不擇手段最後受到法律的制裁;不知足的明星因為對名氣的追求,他們不顧廉恥最後遭到社會的唾棄。

知足來自對自己擁有的事物的珍惜,來自自己對簡單平凡的事物產生的“心”的體會。現在的社會雖然是五光十色的,但五光十色的背後卻潛藏誘人走上歧途的因素。那么我們怎樣脫掉這些危險因素的糖衣,認清它的本來面目,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知足的心。只有懂得知足,才不會因毒品帶來的短暫快樂而摧毀自己,才不會因貪圖蠅頭小利而使自己置身監獄,更不會因一時的虛榮而使自己備受責罵。做到知足其實不難,只要我們懂得珍惜,那么知足就會常伴在你左右,帶你體會那平凡背後的精彩,看到那白雲背後的藍天。

知足常樂,幸福長存。讓我們撥去眼前的虛無的財富之雲、名利之雲,去看一看屬於知足者的幸福天空。

【篇三】

我非常認同,要常看看自己所擁有的,不要老去想自己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似乎別人什麼都有。老想自己沒有什麼,就是痛苦的淵藪,而知足,才是快樂之源。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多了還想多,有一百萬了,就想有一千萬……正所謂慾壑難填、人心不足蛇吞象。總想如何讓自己多起來,自然就要勞神費思、投機鑽營、挖空心思,甚至會去不擇手段。這樣的話,人還會快樂么?

還有快樂么?無論他得到了還是沒有得到,都不會快樂,都只能是痛苦。

在如今這個社會,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就在我們住的這個小區,有個富豪經常出入,富豪表面看上去是光鮮的、排場的,可實際上,他痛苦不堪。

為什麼?聽說,子女在你死我活地爭奪他的財產、三個情人都要他天天陪伴、老婆這邊要想辦法遮掩安撫、生意場上明爭暗鬥……這個富豪還不到六十歲,可是他全身的“零件”基本上都出現了毛病。如果說這個例子不典型,那么,再看看香港富豪們的家產風波,先後有女富豪龔如心的家財爭奪戰,有富豪何鴻粲的家財爭奪戰,有郭炳江、郭炳聯、郭炳湘兄弟的家財爭奪戰,甚至你別看李嘉誠表面上早早對家產作出分配安排,其實他的兩個兒子也在暗地裡爭奪……不能說以上這些富豪不富有,可是他們快樂么?

衡量快不快樂的標準,決不能只看財富只看擁有,而要看觀念。知足的人,往往就是快樂的人。

鄰居劉大爺,鰥夫一個,窮困不堪,家裡除了一台黑白電視機外,基本上是家徒四壁。可是,劉大爺整天樂呵呵的,有說有笑,還經常幫助周圍的人。

有人開玩笑說:“劉大爺,你不覺得你活得窩囊么?”劉大爺毫不掩飾地說:

“我是窮,但我不偷不搶,我靠自己勞動吃飯,我滿足,我開心,我有什麼好窩囊的?”

是啊,知足的人,寡慾的人,什麼明爭暗鬥、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統統與他無關,他滿足於自己的擁有,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幸福賽神仙。

古人云: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知足常樂,快樂之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