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於知足常樂的議論文

【篇一】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相信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一顆知足的心,就一定能夠化不如意為如意,正所謂知足者常樂!

我國古時候有個老翁,家裡丟了只馬,家裡其他人很著急,他卻說,這未必是件壞事,結果果真過了不久,他家的那隻馬不僅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另外帶了只馬回來了!街坊鄰居非常羨慕,他家裡其他人也很高興!而此時他卻說,這也未必是件好事,過了不久,他兒子因為騎另一匹馬而摔斷了腿,他知道後卻說,這也未必不是件壞事,果然過了不久,皇帝徵兵,他兒子因為腿斷了,而躲過一劫!這就是歷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它教育我們要知足常樂!

反觀歷那些與人民為敵,貪婪欲望不止的人,何曾又樂過呢?上世紀30年代,全世界面臨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為了滿足他自己貪婪的欲望,以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態與全世界為敵!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最終邪不壓正。他的陰謀並沒有得逞!他也為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慘痛的代價,並被全世界所唾罵!

我們每個人或許會面臨許多困難,但我相信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知足的心,懷著一顆堅強的心就一定會戰勝困難!

現在身處青海玉樹地震的同胞們,正在忍受著我們難以想像的痛苦在掙扎著!想想我們現在還有什麼比他們承受的痛苦還要重呢?他們承受著身體的痛,心裡失去親人的痛!但我也相信,地震無情,人間有愛,身處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一定會與青海玉樹同胞同呼吸,共命運!早日幫他們重建美好家園!而地震也大大凝聚了我們國家的人心!注定我們是一個不可戰勝的民族!

讓我們為玉樹同胞祈禱祝福的同時,並且擁有一顆知足的心來面對這事件的一切吧!因為知足者常樂!

【篇二】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題記

花開花落,嘗盡多少無情風雨,卻雋永了一世艷溢香融:

雁來雁歸,消逝幾歲草木枯榮,卻銘刻了一生聚散悲歡。

匆匆太匆匆,情起情滅,僅在彈指之間。而其間淌過的,那百味的,便是人生追夢時。

志者的航向,背道平庸,趨向遠方。而在這浩瀚的海天之際,澎湃的海水,洶湧的巨浪,一次次浮動著舵手的思想,充斥著內心的欲望。無畏淺灘暗礁,儘管滿身泥傷,也撲滅不了燃燒的欲望,

幾番波折,幾番怒浪,帆倒了,船沉了,夢散了。停駐,回望。志者的一程僅浮現了蜿蜒的軌跡,僅代表了平淡的存在。儘管曾經與海浪搏擊,畢竟,在追夢的路上,遺失了太多美好,僅是滿足無邊的欲望。

因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至理也。

人生是從淚水的鏇渦開始的,陰翳,雨季,本就是常態。而生命又終將會消逝,這話,也本不悲涼。行走在生命路上,許多人,一味延長生命的長度:許多人,苦苦追求生命的高度,殊不知,人生是一種回歸,只為給心靈尋一個歸宿。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那么,在回家的路上,疲憊的心,追了一程又一程。而惟有“知足者,常樂!”

知足者,生活的智者。適者生存逆者汰,是天地間亘古的準則。尊重生命,惟有知足者,才能擁一顆平常心,拋棄牽絆,出色的實現既定目標,爾後步步作節,知足而樂,為下一程儲備能量,不竭的奮鬥。

知足者,精神的智者。一畝薄田,一壺清茶,一盤檀香,一方古琴,清淨無為,閒適散淡。用一樽淺淺的酒杯承載滿腹經綸,在春暖花開之時綻放大海的笑臉。陶淵明悄然遁世,隱匿南山;孟浩然廝守農舍,歸隱田園。阮籍雖混跡於酒市店鋪之間,與商販市井為伍,但不屑於高官厚祿,浮華名利。他們所追求的是一種常人難以體會的精神上的滿足,也擁有了不足為外人道哉的樂趣。

知足,是一種智慧:常樂,是一種心境。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惟有知足常樂,才可在無窮的欲望與有限的潛質之間恰當的找到平衡點,竭盡所能,所以人生無悔。

因道,知足常樂,人生大智。

漫漫人生路,風雨幾度寒。知足常樂,榮辱得失,都付諸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