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高中範文十篇

【篇一】

《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比如:趙雲、劉備、曹操、關羽、呂布……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那還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在《三國演義》中能表現他這一特點的的故事有好多好多。讀完了三國,我發現諸葛亮並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的農民,而是不斷學習,關心天下大事,為今後有機會走出隆中、為國效力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為今後的事業打好了充分的基礎。

而我們呢?我們現在還小,不可能馬上就去報效祖國,所以我們現在就應該好好學習,努力讀書,但也不能死讀書,我們應該勞逸結合,但也不能忘記運動,沒有一個好身體怎么能好好學習呢?總結起來,我們應該在學習的同時鍛鍊一下身體,將來等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馬上為祖國效力了!

【篇二】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用他那神奇的大筆為我們描繪了歷史畫卷里的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古代戰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漢。

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求賢若渴的劉備,粗中有細的張飛,渾身是膽的趙雲。還有,雖然驍勇善戰但自以為是的關羽和英勇善戰而人品不好的呂布……其實,《三國演義》這本書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如關羽、張飛,呂布的死,都是咎有自取。關羽,因為太自以為是,所以在攻打西川時,不慎中了敵人的埋伏而喪命麥城。

張飛,他每次喝醉了酒就鞭打士兵,最後,所有的士兵終於忍不住了,趁他熟睡時,殺害了他。呂布,因為死守沛城被敵人放水而置身於一片汪洋之中,沒有退。路,於是他整天悶悶不樂,酒喝完了就打罵部下,最後,部下把他獻給了曹操,呂布的一生就這樣悲慘地結束了。

所以,我們要勇敢、正直,而且有智慧,更要善待他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之,人品要good!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篇三】

這個暑假我讀了許多書,如:《稻草人》、《木偶奇遇記》、《三國演義》,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三國演義》里的關羽。滾滾長江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里的關羽神勇無比,單刀赴會膽子大。關羽的故事可多了,如:《過五關斬六將》、《夜走麥城》、《刮骨療毒》等。我最佩服關羽刮骨療毒這件事。

故事是這樣的:話說關羽在一次戰鬥中手臂被一支毒箭射傷了,關羽就請神醫華佗來醫治他的箭傷,華佗仔細看了看說:“不好,你的箭毒已經進入到骨頭上,我要用刀在你骨頭上把毒颳去,沒有麻藥,這很疼痛的。”關羽爽快地答應說:“沒問題,現在就來刮毒吧!”華佗先把關羽手臂上的皮肉劃開,而關羽卻在和手下的兵喝酒,幾乎看不出他疼痛的樣子。華佗開始在它手臂骨頭上刮毒了,他刮呀刮,颳得時候關羽手臂上流了好多血,喝完酒他和手下的兵聚精會神地下起棋,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一個多時辰過去了,終於刮完了毒。華佗欽佩地豎起大拇指說:“將軍您真厲害啊,我從沒見過向您這樣勇敢的人!”關羽感謝地說:“這算什麼,小菜一碟,還得謝謝您這位神醫妙手回春治好了我的手臂啊,我又可以帶兵打仗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關羽真是個勇敢頑強不屈的人,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是個男孩子可是平時手指劃破了一點,痛得鬼喊鬼叫,和他相比我就無地自容了。

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讓我大開眼界,而三國演義里的眾多英雄人物,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他們勇敢頑強,不怕死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篇四】

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大名著之首—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很生動,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有些人認為三國演義就是打打殺殺。其實,細細品味一番,就湧出了名著的特點。

裡面的人物描繪得很細緻、生動。比如說膽大心細的張飛啊、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啊、保守穩重的劉備啊……數不勝數的都描繪了出來。還有一些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比如望梅止渴、料事如神……

再說說裡面的故事情節,有很多,他又是怎樣發生的,結束的,都很清楚,好像不知不覺的融入到了故事裡。

【篇五】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講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國的歷史故事。這段歷史持續了整整一個世紀。

《三國演義》塑造了很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如智謀驚人的諸葛亮,勇武過人的趙雲,義氣深重的關羽,爽直粗豪的張飛……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幾個我喜歡的故事。其中一個叫“三英戰呂布”。呂布把守虎牢關時,公孫瓚率兵前來攻城,卻抵不過呂布。這時,張飛大叫道:“燕人張在此!”呂布來戰張飛,兩人大戰五十餘回合,不分勝敗。關羽見了,也舞動青龍偃月刀來助陣,還是戰不過呂布。劉備也來助陣。三人圍著呂布,像走馬燈似的廝殺。呂布戰不過三人,只能逃回虎牢關去。

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叫“空城計”。司馬懿率領五十萬大軍來攻西城。這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眾人聽了訊息,大驚失色。孔明傳令:隱藏軍旗,軍士守在營中,大開四門。每門用二十個士兵扮作百姓掃地。孔明自引二小童到城上,從容彈琴。魏軍來到城下見此不敢輕易進城。司馬懿也不敢輕舉妄動,便退兵回營,孔明見了拍手而笑。

你想知道更多的三國故事,就來看《三國演義》吧!

【篇六】

最近,我迷上了《三國演義》,這是發生在東漢未年的一個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主要講東漢未年,皇帝昏庸無能,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由張角率領的黃巾軍起義造反,由此拉開了諸候爭霸的序幕。同時,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一起打天下,建立了蜀國。這時,天下三分,分成了魏國、蜀國和吳國。最後,全部被司馬家族所占領。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感想萬千,裡面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關羽忠義無雙,張飛粗中有細,劉備宅心仁厚,趙雲忠心報國,黃忠寶刀不老,曹操奸詐狡猾,董卓罪大惡極,袁紹目中無人,諸葛亮神機妙算,呂布英勇無敵等等。我最喜歡的就要數關羽和趙雲了。

因為關羽氣宇軒昂,還是斬顏良、誅文丑的名將,他還過五關,斬六將,連英勇無比、殺了俞涉和潘鳳這兩員大將的華雄都被關羽斬了,所以我喜歡關羽。再說說趙雲,他可是在徐州大破曹操軍的猛將,還在長坂坡殺了好幾個曹軍頭領,在趙雲很老了以後,竟然能斬了使用開山大斧的韓德和他四個精通武藝的兒子,而且可以以一擋千,是個難得的人才。

不過,《三國演義》給我的收穫還是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不拘小節,胸懷大志,深謀遠慮。

【篇七】

這個寒假,我在媽媽的推薦下閱讀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剛讀了開頭,我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

三國鼎立,天下紛爭,一切的一切,都被卷進了那戰爭的硝煙之中。我見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關羽的勇武,張飛的豪邁,姜維的文武雙全,趙雲的膽量……“亂世出梟雄。”風起雲湧,我沉浸在那個久遠的年代久久不能自拔。

但是,英雄也有弱點。周瑜他才華橫溢,被孫權器重,又有小喬做賢內助,可謂是幸福美滿,但小氣、自私卻是他的弱點,使諸葛亮藉此擊敗了他。再比如武聖關羽,因為他的驕傲,讓他萬劫不復。而張飛,則是他衝動才讓他的人頭落在在下人的手中……

縱觀三國,它譜寫了一闋一闋英雄的生命之歌。他們或勇敢、或機智、或豪邁,但最終,他們都走向了生命的盡頭。可是在百姓心中,曹操雖得大統,但卻被評為奸雄;劉備雖然沒有奪得江山,但他在百姓心中卻有良好的口碑。由此看來,一個人就算取得不了太高的成就,但是日常的點點滴滴,都能影響、感動身邊的人,從而人皆稱讚。不是么?

三國,如此豪邁,如此盪氣迴腸!他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篇八】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深有感觸。

這是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劉備字玄德,以賣鞋為生。他遇見了張飛、關羽,大家一見如故,相識恨晚,於是他們在張飛家的桃園結拜為兄弟。劉備大哥,關羽比張飛大一點,做二哥,張飛做三弟。然後他們收兵買馬,創建了蜀國,故事發生了。

三國也有一些故事:如空城計、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等。我在這裡向大家介紹草船借箭。話說劉備把諸葛亮調到東吳孫權的,周瑜看不起諸葛亮,他想一計。對諸葛亮說:“你要在三天之內湊齊十萬支箭,不然按軍法處治。”前兩天他就喝酒,他準備二十隻船,每隻船十個稻草人。他預測第三天會起大霧。魯肅擔心諸葛亮會被殺掉,但諸葛亮不動於衷。第三天果然起了大霧。諸葛亮的船往曹操陣營開去,曹操命令放箭,等船的兩邊的稻草人滿了,就回去。這次諸葛亮憑藉淵博的知識和過人的智慧,輕而易舉地借得了有十萬餘只箭。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厲害,真是令我很佩服他。

【篇九】

《三國演義》是記述中國古代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征戰的故事。書中的人物絕大部分都是真實存在過的,故事是經過作者羅貫中加工美化的。

從前,我一直認為曹操是個壞蛋,因為許多影視作品都把他刻畫成奸臣。爸爸告訴我,按照正統思想,漢朝的皇帝姓劉,而曹操占領北方大片地域,挾天子以令諸侯,相當於篡位奪權。他有悖於正統,所以在書中作者要貶低他,而抬高同樣姓劉的漢室宗親劉備。

其實曹操是個了不起的人。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他率領軍隊,征戰殺伐。在官渡,曹操以少抵多,以弱勝強,一舉擊敗了強敵袁紹,奠定了功業。連年戰爭,他終於統一了北方。歷史就是這樣,誰造成了統一,誰就推動了歷史進程,誰就是英雄;誰想分裂,誰就倒退了歷史車輪,誰就是千古罪人。

曹操的文才也是一流。爸爸說,曹操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尤其是曹操的四言詩,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的人能算是奸臣反賊嗎?

《三國演義》里曹操的表現就沒那么高大了,多疑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徵。他因為懷疑華佗想要謀殺他,一氣之下,將華佗下獄處死。一代名醫就此身死,如果不死,不知道他又能救活多少蒼生百姓,他的醫術也能傳世後人,造福後代。他因為多疑殘殺了呂伯奢一家,逃亡路上將錯就錯,連呂伯奢也一起除掉,留下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句子。

其實,這種亂世,對一個大人物來講,多長几個心眼也沒有錯。不然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人家幹掉了。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曹操,一個功績遠遠蓋過缺點的英雄。

【篇十】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地動搖了東漢王朝,中國進入了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

劉關張桃園結義後,王司徒巧定連環計讓呂布來刺殺董卓,曹操大戰呂布,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袁本初敗兵折將,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戰,最後劉備打下四川,就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

作者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周瑜、劉備等人。

我喜歡《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諸葛亮聰明過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瞞不過他,像空城計、草船借箭,這都是諸葛亮精心策劃的,太厲害了!據說諸葛亮沒有打過敗仗,真是太棒了!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我很佩服他。我要向他學習。所以,我一定要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