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自我”是個謎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人們對自己的感覺經常發生變化。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很微小,微小得像一顆沙礫;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很高大,高大得像一座山峰。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自己?什麼情況下該看重自己?什麼情況下該看輕自己?這裡應該有一個“度”。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自我”是個謎宮

幼兒從“無我”意識到“自我”,是一個無比巨大的進步。可是,人們很快就進入了一個“自我”的迷宮,在這個迷宮裡的哈哈鏡面前,有人自輕自賤,自卑自陋,覺得自己輕微得像一顆砂礫,有人自高自大,自我膨脹,覺得自己高大得像珠穆朗瑪峰。其實,這都是失去“自我”的表現。

著名女作家張愛玲曾經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上贈言:“當她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心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我以為,這當然首先是愛的宣言,表明23歲的張愛玲確實真正愛上了大他14歲的才子胡蘭成,愛情使她變得內心柔軟。我們當然不能因為胡蘭成是漢奸就認為他們之間是不存在愛情的。但是,張愛玲後來的經歷又讓我們懷疑,在愛情中把自己變成“塵埃”,是否也是對自我認知的錯位?因為張氏在這“塵埃”里開出的“花”很快就枯萎了。自輕自賤不可能得到起碼的尊重,遑論更為高潔的愛!張氏的悲劇在於,把自己看得太輕。

據說,英國文學家蕭伯納曾經同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子玩耍談天,分手時,蕭伯納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說是蕭伯納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小女孩說:你也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瑪麗和你玩了一下午。這件事中兩個主人公的對話發人深省。蕭伯納是舉世聞名的大作家,瑪麗是個懵懂玩童。蕭伯納是說者有意,瑪麗是聽者無心。蕭伯納本是令人敬重的大人物,但別人的這份敬重卻使他飄飄然,所以他的話中明顯帶著顯擺,帶著對他人的忽視。瑪麗的回答應該沒有惡意,爛漫的孩子也許只是告訴這位大鬍子新朋友,和你玩兒得很高興的女孩兒叫瑪麗而已。我認為,天真的瑪麗意識到的是真正的“自我”,是人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應有位置的樸素認知;而天才的蕭伯納認識到的是膨脹的“自我”,是人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應有位置的錯位認知。蕭伯納的偉大在於,瑪麗的言行使他馬上認識到:人不能過於看重自己。

拿破崙領十萬雄兵穿過阿爾卑斯山,擊敗敵軍,於是他得意地說:我比阿爾卑斯山還高。魯迅就譏諷他說:他敢於這樣說,是因為他身後的那些兵;倘若沒有那些兵,他這樣說話,就可以歸入瘋子一類了。拿破崙確實偉大,但如果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偉大源自何處,偉大便成了“自大”。

美國前總統里根當政時,曾把一個身患絕症卻做著總統夢的男孩兒比利接入白宮當了一天“總統”,而自己放下身姿給比利當助手。貴為美國總統的里根,因為尊重一個似乎微不足道的病孩的理想,放低身姿反而顯得更加偉大,令人尊重。

“自我”就像一個迷宮,不自卑,不自賤,不自大,不自傲,就是走出迷宮的指南針。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正確的認識自己並擺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的人,才能走出這個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