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作文

背叛作文(1)

汪兆銘在逃離南京後,輾轉日本、香港,終於在上海當上了漢奸。從此遺臭萬年。

這些年來,一些挺迂的人一直認為汪精衛是認識錯誤,即“曲線救國”,待他看來,中國打不贏日本,抵抗必然亡國,與其垂死掙扎,不如直接投降了好,減少中國的損失。於是他放棄了抵抗,投向了日寇。

坦然之,我不否認汪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漢奸,是與他認識有關的。沒有人願意當漢奸,他想成為一個濟世的英雄,未料,卻成了英雄的反面,人類的敗類。然而,我認為汪誤入歧途源於貪夢。

汪的早年,英俊多才,素有“民國美男子”之稱,於南洋宣傳革命,與華僑之女沈璧君相遇。此時的汪未有多念,恪守著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迂腐和節操。沈對汪一見鍾情,資助汪革命經費,體貼而瘋狂的追求汪,於是兩人共結連理。從此汪無論選擇那一條路,沈絕對站在他的身邊。有妻如此,夫復何求?然而,假如沈對汪在他將走向歧途時,多進忠愛正確之言,汪也許名垂青史。

汪暗殺載灃,為中國革命開路。被捕,已有慷慨就義之心。“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這首汪的詩傳誦當時,現實其無比壯志。遺憾,清廷對革命黨寬大處理,致使汪未成烈士,無罪釋放。出獄後,汪名聲如日中天,直逼孫中山,黃興,進了權力中心。

孫中山逝世後,按理汪接任,不料蔣通過一系列手段上台,待汪從蘇聯回至南京,國民黨內已無他一席之地。於是汪在南示之上的武漢再立一政權,自立主席,成為自造領袖。他有一個成為政治一把手的渴望。

七七事變,蔣以大局為重,任汪為行政院院長,汪成為黨內二號人物,似乎成全了他的領袖夢,從此寧漢合流,天下樂幸。可怕的是,汪不甘寂寞,他要不斷折騰自己以顯其重要。

我想那一天,汪是這么想的:中國打不過日本,我投降未必是壞事,可能會救中國,我也會成為英雄;我投降真的成了壞事,傷天害理,傷殘中國人民,可中間必打不敗日本,等中國全部被日本徵服,一改史書,我則是一個英雄。我成了一把手,我永遠不會輸。

其實,汪判斷無誤,只是造化弄人,美國人、蘇聯人也捲入了這場戰爭,使得汪計畫破產。可能他考慮到了所有,只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不是你的,你終得不到。

高一:楊洋的雪

背叛作文(2)

任何物事都是在不斷的運動和發展的,如果把現在和未來視為對過去的背叛的話,那么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製造著背叛。然而,有一種東西是貫於一生、不容遺棄的,那就是青春和夢想。

曾幾何時,央視5套是那么的意氣風發,青春激揚,伴隨著《足球之夜》的推出和崛起,張斌、劉建宏、黃健翔等一代優秀主持人湧現了出來,他們充滿激情又不失理性,他們談吐優雅卻毫不迂腐,他們在敢於發出自己內心聲音的同時也清楚球迷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們總能觸摸到球迷的心尖。單看每期《足球之夜》為不同專題選擇的不同背景歌曲,就可以發現他們情感抒發的別樣品格。阿龍森說:“無論你對社會是否忠誠,甚至你對自己是否忠誠,音樂和足球永遠都是生存與否的測量方式”。他們對音樂和足球特別的敏感,仿佛那就是維繫他們全部人生的生命之弦,他們把自己毫無保留的交了出來,交給了青春和夢想。不管宋世雄的聲音多么完美,不管孫正平的播報技能多么紮實,他們都不屬於足球,因為足球只鍾情於愛它的人。足球之夜,球迷每周的節日。我們驚喜的發現電視螢幕里和我們面對的,是真正懂球,真正愛球的人。

時間是把鋒利的剪刀,光陰荏苒歲月變換,青春化作了碎片,拒絕長大的青年還是不可避免的長大了,他們發現成長的代價就是丟失了自我,他們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稜角,所以只能選擇妥協和背叛。張斌、劉建宏勇敢的揭批國內足壇的黑幕,黃健翔在國足對卡達一役指責米盧的戰術,到頭來或退居幕後,或內部批評,總之,他們必須長大,必須懂得成人的遊戲規則。繼續作高呼“皇帝並沒穿衣服”的孩子是不可能了。國足對卡達的那場比賽最終平了,《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不失時機的討好米盧,說米盧是故意平的,是在給阿聯放煙霧彈,是在叫對手放鬆警惕。聯繫到《體壇周報》重金招募跟米盧關係最曖昧卻對足球一知半解的女人李響作特邀記者,我覺得《體壇》比蒼蠅還噁心,從此再不買《體壇》,但回過頭來《足球之夜》也磨盡了昔日的鋒芒。

世界最高水平的俱樂部賽事歐洲冠軍聯賽cctv5是不轉播的,你可以說espn從中作梗;中國自己的中超聯賽cctv5也是不關注的,你可以說轉播費沒談妥。可是你們不該在中國足球最低潮的時候,把國足無情的遺忘。看著國足小伙子奔赴東亞四強賽的背影,有說不盡的蕭索淒涼,我們連圍著電視機為祖國球隊加油吶喊的機會都沒有!天涯社區一位網友說得好:“我原來一直堅信,如果說中國足球的球迷還剩下最後一個觀眾的話,那無疑就是cctv-5。現在看來不是,他們只是花馬掉嘴的主兒而已。”作為付費頻道,作為中國的國家體育台,你們卻寒酸的連歐冠的轉播權都搞不到手,納稅人的錢你們都用來乾什麼了呢?聽說央視要大興木土,耗資100多億修建新樓,以便更好的轉播XX北京奧運會。好大喜功的中國人為什麼老叫我想起那個笑話:吃不起肉的窮人,每次出門卻硬往嘴上抹油。試問,北京奧運會的面子工程就真的比12億國民對體育節目轉播的迫切需求更重要么?

與對足球的背叛不同,央視5套似乎把更多的熱情投入到f1、網球、高爾夫、保齡球等貴族運動上。這大概是受了那份小資色彩極濃的報紙《南方體育》的影響。需要指出的是《南方體育》只不過是一本時尚、感性的娛樂報刊而已,新聞和比賽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難道央視也要辦成“花花體育”台么?況且《南體》是主要面向白領階層讀者群的,這根要兼顧各界觀眾利益的央視截然不同,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f1、高爾夫還是遙遠的奢侈品。奉勸央視老老實實的為老百姓製作喜聞樂見的節目,引領時尚潮流的事情還是叫別人去作吧。

cctv5不但媚雅,而且媚俗。除去對網球、高爾夫這些“高雅”運動莫名其妙的熱情,他們又不斷的跟超級女聲吸取“營養”。《天下足球》豪門周做了幾期,看著那些偽球迷角逐著足球版的“幸運52”,叫人苦笑不得。各大豪門球隊的足球文化在這裡根本得不到體現,很難相信連最基本的足球知識都不知道的參賽選手,是通過一層層的選拔脫穎而出的。看來天下足球連超級女聲都不如,人家畢竟推出了好幾位頗具實力的歌手,比如李宇春、比如張靚穎、比如周筆暢。而央視的“超級球迷”的桂冠,很難換來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充其量叫人聯想起李毅大帝和芙蓉姐姐而已。皇馬把《天下足球》耍了,並沒有應約參加豪門周的錄製,有人說皇馬不講信用,可我說耍的好,跟褻瀆足球的人有什麼信用好講的。

張斌、黃健翔、劉建宏等人組成的“白衣飄飄的年代出沒於央視,然而,就如同葉蓓的同名歌曲唱的:“冬等不到春春等不到秋/等不到白首/還是走吧甩一甩頭/在這夜涼如水的路口/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風裡面”。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己的背叛,可怕的是我們自己已經不再堅持。